首頁 天生韓信

第九十三章 殺人償命

河東之地,始分於晉,戰國時屬趙、韓,秦時置太原、上黨、河東三郡。東有井陘關,西和南臨著大河,中部卻是一馬平川,是為東西要衝,兵家必競爭之地。

趙國強盛之時,曾提馬跨河虎視強秦,令秦人不敢東望。當時天下之強兵,無外乎出自秦趙二國,連赫赫有名的戰國四大名將,秦趙也平分秋色,各得其二。及至長平之後趙國便一蹶不振,秦國這才真正的稱霸七國,繼而一統天下。

河東土地肥沃、沃野千裏,人煙也極為稠密,是秦國繼關中、巴蜀後的第三大糧倉。這三郡因為較早的被秦國吞並設郡,戰國後期趙、韓兩國又積弱無力反攻,所以在統一戰爭中受到的破壞並不嚴重。人心思定,百姓也大多過著簡單寧靜的生活。

不過二世元年的十月,河東之地卻陷入一片混亂之中。自河南出發的起義軍武臣所部,在趙國世族張耳、陳餘的幫助下,所到之處,皆是望風而降。才不到二個月的時間,武臣就攻下了邯鄲、巨鹿、恒山三郡,並且在邯鄲自立為趙王。

稱王後的武臣野心迅速膨脹,在張耳和陳餘的鼓動之下,派出了兩路大軍分別攻取河東和燕地,想趕在北軍南下之前盡占河北之地。

因為北方有北軍庇佑,所以秦國在河東三郡駐兵並不是很多,武臣的西征大軍出井陘關後輕而易舉的就攻下了上黨全郡,南麵和周市的部隊會師分治河東,北麵則繼續北進攻下了晉陽城。因為畏懼北軍的強大實力,故而駐足不前,隻是派兵四處去攻占屬縣。

趙人和韓人對勞役繁多的秦國當然沒有什麽好感,同樣對來自楚國的起義軍也一樣沒什麽興趣,雖然有了張耳和陳餘等舊趙貴族的擁立,可趙人骨子裏還是排斥這群外來的楚國人鳩占鵲巢。趙韓之地本來就武風極重,於是大批的趙人紛紛聚眾結寨自保,既不效忠秦國,也不響應這個‘偽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