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水上熱鬧非凡,數千名秦軍精壯士卒正**著上身,分成十幾隊齊聲吆喝著將一塊塊巨大的木樁拖入水中。又用數百名精通水性的士卒浸泡在水中固定好橋墩,一座浮橋的雛形就漸漸形成了。
韓信在岸邊細細的查看了許久,又親自下水去試了試橋的牢固程度,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上岸,朝著身邊正在忙綠的士卒高聲喊道;“大夥加把勁,天黑前一定要完工,晚上我讓輜重營送來兩頭肥豬給兄弟們打打牙祭。”
一聽有肉吃,一眾士卒皆歡呼,齊聲喊道;“多謝韓將軍。”
韓信哈哈一笑,又朝身邊的司險說道;“你多留心下這裏,我奉上將軍之命還要去巡視其他的地方。”說完也不待司險回答,便調轉馬頭帶著親兵離去。
那名司險急忙躬身道;“韓將軍請慢走。”抬起頭時一眾人已經離遠,看向韓信的背影不由有些感慨。心想這小子年紀輕輕的,也不知道是真有本事還是什麽,居然就坐上了將軍的位子,真讓人羨慕呀,自己都年過四旬了,還隻是個小小的司險,唉!
司險是秦軍中負責築城架橋的軍職,論職僅相當於軍中的曲侯,和韓信這個將軍的職位相差甚遠,也難怪他會有如此感慨。
韓信雖然隻是一營的主將,可是卻頗得章邯的欣賞,被委任為先鋒。雖是個要職,可也是份苦差,尤其是河流密布的河間地區,每行個幾十裏就要修路架橋,一個月下來,仗到是沒打幾場,韓信倒成工兵專家了。
章邯大軍自從月前北上攻趙以來,一路勢如破竹,連續攻下河內郡和邯鄲郡境內的所有城池,最後兵圍邯鄲。趙王歇見秦軍勢大,知道抵抗不住,便連夜棄城北逃,秦軍輕而易舉的便攻下了趙都邯鄲。
再逃到钜鹿城後,趙歇和張耳帶著殘存的大軍死守钜鹿,陳餘則去北方的恒山郡征調援兵,同時趙國向天下諸侯發出求救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