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之人,姓甚名甚,家住何處,從實報來。”張問打著官腔說道。
那跪著的老百姓戰戰兢兢地說道:“草民李珂,上虞縣上城廂人氏。”
“將當日所發生之事,細述一遍。”
“那天是七月十五,因為是鬼節,草民就記得很清楚,那青皮草民也認識,是本廂黃家的青皮,吃喝嫖賭惡習一身,多次向草民借銀,草民怎麽會借銀給這樣的青皮?不料那青皮趁著節氣,就從大門進來,見東西就拿……”
問完苦主,張問叫他看供詞,看完按手印畫押,然後就放了。
審完苦主,就審罪犯。張問又喊道:“來人,將盜賊押上堂來。”
過了一會,管主薄就帶人將一個戴著枷鎖的青年押了上來。衙役喝道:“跪下!”
罪犯跪倒在地上。
張問按部就班地問了姓名,籍貫,罪犯自己說了,和苦主說的沒有差別,那麽人是沒有抓錯。
張問便說道:“上城廂李珂狀告你明火執仗搶劫李家,你可認罪?”
“大人,草民冤枉啊!”盜賊大呼道。
張問怔了怔,轉頭低聲問黃仁直:“這種情況按常例該怎麽處理?”
黃仁直道:“打一頓關起來,叫衙役去收集證據,然後叫苦主當麵對質。”
“沒有證據呢?”
“用刑,不招的話,大人按照他們對質的話,自己判斷,隨便判一個了事。”
張問聽罷點點頭,不假思索便說道:“來人……”
這時那罪犯以為要用刑了,大聲討饒道:“青天大老爺,草民真的不是搶劫,草民隻是偷了一點東西,草民招了……”
張問道:“先前苦主明明說你從大門大搖大擺進去搶,偷竊有這樣明目張膽的嗎?”
這時候記錄案情的書吏道:“大人,供詞是從犬門入。”
罪犯大聲道:“是吧,草民從狗洞鑽進去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