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未央黎明-無盡的拉格朗日官方小說序章

第4章 第三章

不知道安東現在在幹什麽,也許他正在地球上旅行?

安德烈從未去過地球,和大多數生活在星海中的人類一樣——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沒有機會去地球。即使在戰前,大多數人也負擔不起前往地球的星門的高額費用,但其實這並不是關鍵。安德烈曾經記得,安東塔斯大學有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星海中的人類可能已經不再適應在大地上生活了。自從三千多年前,人類進入大宇航時代之後,進入星空的人類就蛻變成了星空生命,不再是大地上被引力井牢牢束縛的生命了。那位心理學家說,很多人大大地低估了大宇航時代對人類社會和心理造成了極為深刻的影響。他打了個比方,人類的大宇航時代堪比3億年前肉鰭魚的登陸事件,走上陸地的魚類就已經不再是魚了。經過億萬年的演化後,陸地上的數萬億物種中,也隻有極少數物種重新回到了大海。

人類也是如此,僅僅幾千年,人類就已經習慣於空曠的宇宙和太空,不願意再回到大地上了。這種心理深刻地隱藏在人們的潛意識之中,甚至影響了人類的群體行為,比如,在人類還未真正走進大宇航時代之前,那時候的科幻作家們對未來的暢想幾乎都是人類開發了無數類地行星,並定居在行星上。這顯然又是一個電梯效應,所有的科幻作家都沒有想到走向星空的人類已經不願意再生活在引力井中了。這絕不是空穴來風,安德烈曾經看到過一份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雖然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但星海中的新人類普遍都患有引力井恐懼症。也許這位心理學家說的有道理,這個觀點至少能解釋為什麽人類對開發類地行星如此不上心。早在神聖群星帝國建立之前的掘金浪潮時代,人類就發現了花園星,這顆和地球非常相似的星球。但不管是以前的人類還是帝國,都沒有對花園星進行大規模改造開發。一方麵是因為人類發現改造行星的難度大大超過了原本的預計,即使是像花園星這樣的類地星球,想要改造成地球那種環境,最樂觀也需要數千年的時間,更不用提那些相似度更低的星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