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號幸存者根據地,平民區。
一片破敗的景象映入眼簾,低矮的房屋、殘破的牆壁。
但在這破敗的景象之中,一個臨時搭建的木製房子外臨時卻有不少人在排隊,這些排隊的人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殘。
這個簡易的房子外掛著一個木牌,上麵寫著“救濟點”三個大字。
三個月前,在3號根據地的平民區,突然出現了這個救濟糧派發點,這對於貧苦的老百姓來說,無疑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道亮光。
在平民區,生活是一場艱難的掙紮。
這裏治安混亂,生活條件差,仿佛是一個被世界遺忘的角落。
隻有兩類人能夠在這裏勉強活下去,那就是身體健全的青壯年男性和姿色尚可的年輕女性,老弱病殘隻能默默地忍受著饑餓和病痛的折磨,等待著死亡的降臨。
對於男性來說,他們不得不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隻為換取那僅僅能夠勉強維持生計的工資。
盡管身體健全,但生活的重擔卻讓他們喘不過氣來,每一天都是一場與命運的較量。
而對於女性來說,生活的艱難更是無法言喻,由於體力天生弱於男性,大部分女性隻能選擇從事一些特殊的行業。
這種生活讓她們身心疲憊,仿佛永遠也逃不出這個黑暗的漩渦。
在救濟點外,衣衫襤褸、麵色憔悴的平民們宛如一條長龍般有序地排著隊,他們的破爛衣裳在風中搖曳,麵黃肌瘦的麵孔寫滿了生活的艱辛。
這條隊伍雖然略有嘈雜,但卻秩序井然,仿佛有一雙無形的手在引導著他們。
救濟點內有好幾個人在製作著饅頭和白粥,這些雖然不一定好吃,但肯定頂飽。
在救濟點門外,李叔從一雙顫巍巍的手中接過兩破碗,那雙手的主人是一位麵容滄桑的老人家,她的背彎得像是一座拱橋,承受著一份超乎尋常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