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李明口中所說的頂刊,並非實際意義的頂刊,而是指‘學科核心期刊’。
國際學術雜誌有兩種排名方式。
一種就是粗暴的以‘影響因子’的數值來排名,《自然》、《科學》以及《細胞》三大期刊,長期占據‘影響因子’的前幾位,它們就被認為是‘實際意義的頂刊’。
這種排名方式非常不準確,並非發表在頂刊的論文,就要比其他論文強,因為大部分頂刊的論文,都屬於‘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類論文。
很難說,‘社科’或‘自然科學’論文,會比專業理學、工程類論文有意義。
不同類型,無法比較。
還有一種排名方式就是以學科來劃分,專業的學科類期刊,能夠進入學科劃分行列,而能排進學科前幾十位,往往都會被認為是‘學科核心期刊’。
這種劃分方式更加專業、更加有意義。
比如,基礎數學類的研究論文,對比其他類型數量非常稀少,專業的數學雜誌,影響因子一般也不高。
去年排名第一的專業數學雜誌,影響因子也隻有‘17’,第二名則直接下滑到‘6’,大部分數學類的核心期刊,影響因子隻都在‘1’到‘3’之間。
當然了。
哪怕是以學科分類來劃分,也沒辦法做到準確,比如,數學類公認四大頂級期刊,因為刊登論文數量較少,影響因子就會小很多,數學學科類排名,一直都在十名開外。
《計算機數學與信息工程》,屬於數學計算機類別,歸屬信息、計算機類別榜單,去年的影響因子為‘11’,排名學科類前十。
那當然屬於‘學科核心期刊’。
往往能在‘學科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都可以稱得上‘非常優秀’,發表的難度也是非常高的。
西海大學擁有兩千以上的教職工,其中教授、副教授超過七百人,去年發表SCI論文數量兩千三百多篇,其中‘學科核心期刊’的論文數量隻有五百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