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關於意識究竟是什麽東西的研究早就在兩個世紀(20世紀)以前就已經有人研究了。
至今為止,地星範圍內,幾乎所有的民科都認為意識就是靈魂,一種以特殊方式存在的物質。不過早期階段,科研工作者認為意識是基於物質的某種特殊的生物電流【或者說是物質基礎】衍生附帶的產品。
後來有科學工作者認為是某種能量場,當然這種能量場是基於物質基礎產生的。
也有相當一部分科研工作者,認為意識其實是一種暗物質。
可事實上,近百年來,隨著觀測手段的不斷進步,暗物質的發現已經有很多起,但始終沒有觀測或者說是定性意識就是暗物質的一種。
當然,也有一小部分研究者認為,其實物質隻不過是意識的一種載體。
他們認為,人類的意識之所以產生,並不是因為長期的生物刺激以及信息的收納而衍生的存在,反而是某種本來就存在的思維。
論據也很簡單,比如作為人類,手指接觸滾燙的開水直接縮回,這是生物反應,然後意識到後怕,這是意識反應。
然而,這樣一個生物電過程和生物化學過程如何能產生主觀能動性呢?
如何能做出脫離外界刺激的決策呢?
畢竟我們的意識有高度抽象和概括能力,我們經常超越外界刺激產生自我意識。
例如,你正坐在屋裏看書,突然聽到屋外傳來一聲巨響,你會被嚇一跳,不由自主地站起來,這是大腦信號對外界刺激的反應。
但是,這個外界事件卻導致了你進一步思考:“這是什麽聲音?是什麽東西摔碎了嗎?我要去看看發生了什麽事情。”
或者你會想:“沒什麽大不了,管他呢,我還是繼續看書吧。”這個獨立決策已經超越了大腦細胞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麵對同一個外界刺激,如果每次我們都做出同樣的反應和選擇,這說明刺激與反饋機製在起作用。但我們作出的選擇常常完全不同,甚至相反,這意味著,意識是在行使獨立的選擇權。【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