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傑先生,我們現在去那?”
走出全國行星防禦委員會大院,帶葛傑來這裏的西裝男跟在他身邊問道。
“高峰,先回家吧。”
過了最初的震撼,葛傑已經回神。身邊的西裝男正是高峰,鄭老親自安排的,對方的身份是國安特級保鏢,鄭老說軍銜很高,反正葛傑不了解。
“鑒於你的特殊性,讓高峰貼身護衛你的安全。”這是鄭老的原話。葛傑沒有意見,也不在意,作為王文剛失蹤前最後一位接觸者,葛傑覺的這很正常。
他更在意高峰公養院畢業的身份。所謂‘公養院’是在排除父母介入的情況下,完成對後代從嬰兒到16歲的撫養,撫養資金來源於社會公眾。
葛傑和媳婦談論過多次婚後生活:一邊想要自己的生活不打折扣,一邊還想要個孩子,王曄一直主張將孩子交於公養院。
雖然公養院自上個世紀末期成立已有半個世紀的時間,但至今仍在試點階段,並沒有大力推行,葛傑像大多數人一樣,對此總持保留態度。
但不得不承認,公養院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口問題,要知道21世紀中期開始,生育率年年走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生孩子!
再加上當時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這才有了社會公養院的應用而生,再配合其他幾個措施,遏製住了人口減少的問題。
雖然支持者鼓吹兒童社會公養製度,能讓人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追求更崇高的事業;讓愛情不摻雜更多的利益因素,更加純粹;讓因為繼承權產生的階級分化徹底消失在曆史洪流中;讓教育更加規範化,工業化,擇優培養天賦突出者,徹底消滅家庭體係下的宗教、封建落後意識···
但葛傑總覺得沒有父母的童年太過悲慘!
或許有時間了可以向高峰了解一下。
念頭在腦海中一閃而過,葛傑搖頭苦笑,想什麽呢,有沒有以後都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