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倒計時歸零的瞬間,天色逐漸轉暗,數十公裏的廣場頃刻被黑夜籠罩。人潮歡呼聲被管理員調到最低,很快便隻剩下彼此竊竊私語。
一段悠揚舒緩的弦樂蓋過討論聲,狂熱與波瀾在人海之中漸漸平息。
廣場中央的圓桌分為裏外三層,除了寥寥數名行政人員,其餘一百多人全都是投身焰火計劃的一線工程師。今天的慶典屬於全人類,而功勳則應當歸於每一位嘔心瀝血的科研者。
最靠內的圓桌隻有八個席位,分別代表八個最重要的技術部門。其中有兩個席位的人物形象為黑白色,意味著這兩名科學家已經不在人世,而他們的團隊最終完成了這項偉大事業。
剩餘六人之中,除了安集那副年輕麵孔,包括張教授在內的其他科學家都是耄耋之年。而他們之中又有三人則完全老態龍鍾,骨骼萎縮蜷曲,早已無法適應腦機接口帶來的刺激。所以這次隻能靠在輪椅上,通過全息影像參加揭幕式。
張教授位居首席,左側的胸牌窗口顯示著幾個大字;‘張南門,焰火計劃總工程師’而下麵幾行數不清的小字,則是幾十年來的累累碩果:‘棱鏡式聚變引擎開發總監,盤古級星艦總設計師,克羅諾斯號探測器總設計師……’
相比之下,安集胸前隻有一行字:‘奧爾特模擬算法開發者’。不過他既然坐在這八個席位之中,其技術含金量和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隨著揭幕式正式開始,張南門眼前的幾個記者采訪窗口被係統逐一關閉,他下意識想要去拿平時放在桌前的水杯,一手抓空之後不禁啞然失笑。
看到導師這一舉動,安集立刻調用控製台申請權限。不到一秒,一隻他常用的老舊水杯出現在張南門手中。
安集接通了來自張南門的私密通訊邀請,小小舉動看得出二人亦師亦友十分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