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發送十多分鍾後,對方仍然沒有回應,二人除了焦急等待也沒什麽辦法。
阿爾伯特準備點燃一支煙,但他剛剛摸出打火機,卻又很快收了回去。
計劃理應沒什麽破綻,小冰上一次收到盈日的信息,就是半個月前在綠洲的營地裏阿爾伯特看見的那封郵件,內容他到現在還記得。
‘行動已經展開,種子順利播撒,你可以消失一段時間,這個賬號暫不要使用。’
其中雖然提到讓小冰別再用當時的賬號,但也暫沒有表明他自己會不會更換賬號。更何況這隻是用郵件方式進行聯絡,而不是實時通話,盈日就算出於謹慎更換好幾個ID,他也沒必要切換郵箱。哪怕是換了,他也一定會監視自己曾經的郵箱動態,總之這封信被對方收到的幾率超過八成。
另一方麵,阿爾伯特之前也用小黑客的身份套出盈日的態度。這家夥表麵上覺得阿爾伯特是個燙手山芋,實際上則與德羅巴觀點不同,至少他不會徹底拒絕私下與阿爾伯特見麵的機會,尤其是在病毒研究數據的引誘之下。
畢竟現在雙方都不清楚對方的研究進度,這場博弈已經完全變得不透明,除非誰能在情報工作上占得先機,才有可能打破僵局。
既然他是呼吸組織的技術骨幹,手中可能會存留有一份病毒數據,就算手中暫時沒有,當初一定也參與過研發工作。所以阿爾伯特做這個計劃的目的,就是通過這個盈日獲取病毒信息,哪怕無法前往某個據點,或者被他拒絕收留,最壞的打算就是幹脆抓住他交給安委會。
這次是以小冰的身份與其聯絡,而且是悄悄聯係,給對方放出的信息就是,阿爾伯特本人還不知情。如果他要求小冰盜取研究數據,小冰可以找一萬個理由任務失敗,反正就是繞不開線下見麵這個環節。
總之,無論對方做出什麽回應,隻需要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怕的就是他不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