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自立一頁一頁仔細翻看著這份資料,資料上的各種參數和數據讓他頭有些疼,他大多看不懂。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就不能把這些資料整明白。
他的腦海中快速整理著這些仿佛天書一樣的文字,最後簡明扼要,歸結如下。
簡而言之,“意念機甲一代”的原理,基於在人的大腦中植入一塊小拇指蓋大小的芯片。芯片上數以百計的微電極傳感器將負責收集大腦信號,在通過外部智能軟件轉換為電子信號。之後軟件會把這些電子信號傳遞到“意念機甲一代”之上,“意念機甲一代”可以根據軟件發出的指令,進行一係列看似和正常人無異的運動。
負責研製“意念機甲一代”的部門主管和副主管分別是異日四傑中的楊萬鈞,和柳華南。同為異日四傑之一的公司監事李呈然也在這個部門裏扮演著一個角色,他的職責是負責監察項目進展和內部人員的考核。
其實智能機械的本身原理和機械手臂與機械腿之類的原理大同小異,隻不過“意念機甲一代”擴展到了全身範圍,投入的金錢數目也是非常龐大的,除此之外,研製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什麽阻力難關。
隻是由於“意念機甲一代”服務的對象是集團董事長梁真,所以公司變得格外重視,不惜大動幹戈,除了異日四傑中的霍京華不在其列,其他三人都被派來了這個部門。
雖說楊萬鈞是主管,柳華南是副主管,李呈然是監督,但三人都是兼職,而負責“意念機甲一代”的這個部門本身也是臨時成立的,所以三個人在此部門中的地位並沒有大小之分,隻是職務不同罷了。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三個人對這種高科技都是一知半解,部門裏的以丁乙為首的幾位科學家才是主宰“意念機甲一代”命運的核心關鍵所在。而異日四傑中的三傑,說白了,都隻是起到了監督和錢財支出的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