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號試驗田的向日葵長勢最佳,各方麵的數據也都達到了優良水準,月球向日葵培育成功!終於啊,我們中國人能用月球上培育的農作物,做出屬於我們的月球五仁月餅了!”
蘇語雯看著手中最新更新的關於月球試驗田的數據,忍不住喜上眉梢道。
她將手中的平板遞給身旁的柯西,為了這一刻,整個科研部的研發人員守了這片試驗田整整五年。
看著她開心的樣子,柯西也不自覺地露出微笑:“你現在原諒我了嗎?”
“那就要看你今天的表現了。”見柯西這番小心翼翼的模樣,蘇語雯當即嘟嘴傲嬌道。
說罷,便哼著歌蹦躂著去整理月球向日葵的後續數據了。
看著她忙碌的身影,柯西的目光卻放在了一旁的地球視角上,在屏幕上,可以看到從地球的角度,天文望遠鏡內廣寒站的實景。
月亮,自古以來獨得文人墨客的喜愛,詩仙詞聖都不惜以自己最優美的文筆來借著月亮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無論是淒美的廣寒宮闕,還是傳說中美若天仙的嫦娥仙子,無一不體現著泱泱中華五千年與月亮的淵源。
當直到人類登上月球的那一刻,所有的神話卻爭相破滅,神跡不再,留給人類的隻有荒涼。
但荒蕪與冷清並未難倒人類,中國人民的探索與科研精神,正漸漸將廣寒宮從神話中搬進現實:
2020年11月24日,中國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2028年,中國實現首次載人登月,同年環月空間站也發射成功。
2035年,中國第三次載人登月計劃圓滿成功,此次共將3名中科院院士以及17位來自各行各業的誌願者送上月球,他們,是建設中國月麵廣寒站的先驅。
……
既然月球上並沒有傳說中的廣寒宮,那中國人就自己造一個出來,於是在2043年,中國月麵廣寒站終於建立,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80年,在這期間,我國各個領域的科研人員前赴後繼告別家園登上月球,短時間內各項驚人的科研成果層出不窮,百餘年的月球探索工程,已經讓廣寒站成為了中國人的第二個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