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發射台的最高點已經達到六十五米。
外壁的加固工作幾乎也在同一時間完成。
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可以馬上將第四模塊在發射底座上吊起來,讓其恢複豎直狀態。
不過,事情也沒有想的那麽簡單。
在發射台頂端安裝滑輪組便於控製力度,這個步驟隻需要花費幾個小時就可以完工。
想象一下,一條鋼絲繩從斜上方綁住一根圓柱體的一頭,慢慢拉扯,圓柱體就會穩穩當當豎立起來嗎?
顯然不會。
圓柱體的底部有很大可能會往前滑動,尤其是處於一個光滑平整的金屬平台上;而且圓柱體的一頭懸空之後也容易出現左右搖擺,導致圓柱體撞上附近的東西。
簡而言之,除了在發射台上方給予第四模塊一股巨大的拉力外,還需要另外幾股力量的協助,才能將其按照想要的方式安全地立起來。
模塊的底部需要綁上另外一股鋼絲繩,然後反方向拉扯,用鋼釘固定在冰麵上,這樣一來,在拉動模塊上端的時候,可以防止下端也跟著滑動。
另外,在模塊的兩側也需要各拉一條鋼絲繩,這兩條鋼絲繩也需要固定在兩邊的冰麵上,但是鋼絲繩還需要卷入有防滑齒的轉軸,在拉升的過程中,如果模塊出現偏左或者偏右的情況,可以通過旋轉轉軸拉緊或者放鬆鋼絲進行修正。
因此,在拉升第四模塊之前,還得做一番準備工作,做完還必須進行調試,確保萬無一失。
所有人都明白,在拉升的過程中,容不得任何失誤,不然模塊一旦損壞,就找不到相應的零部件來修複了。
拚不好女媧號,那所有人就得留在這裏殉職,成為一具具冰封的屍體。
這是一個要命的工作。
花費了四天,二十四道十五公分粗鋼絲繩已經套在了第四模塊的各個部位。兩翼和後方的鋼絲繩都已經使用五米長、一米粗的鋼釘打入冰下固定。兩翼放置鋼釘的位置,還各自在鋼絲繩上加裝了一個改造的齒輪控線器(類似魚竿線輪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