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的時候正趕上陸地鑽進試驗。按照事先規劃,陸地試驗分了兩步。
第一步在實驗室進行。鑽進用的岩石試塊由水泥加細砂製作,並不斷調整灰砂比,以模擬不同硬度的富鈷結殼。
之前進口俄羅斯那台鑽機便是為采掘近海的富鈷礦,然而鑽機下鑽幾次,都失敗了。這次實驗室研製國產鑽機,其任務之一便是能達到探采海底富鈷礦的要求。
實驗室鑽進試驗采用3個試塊,進行了5次鑽進,效果都達到了預期。
第二步是戶外實地試驗。試驗場地選在申城西北三四百公裏的地方,那裏是個小型油田所在地,有個廢棄油井的岩層結構與海洋淺層地質構造比較接近。
海礦所零號實驗室提前了兩天出發,一行近30人,趕到時對方油田單位已經做好了準備工作。
海礦所的研究人員被安排在油田下屬的一個賓館裏。賓館所在的小城在長江北岸,頗為富庶。隨著改革的春風,政府依托長江航運著力打造了船舶重工、機械電子類的企業,民間也借著工匠的技藝發展製鞋等各種輕工業。
不過城市麵貌跟申城相比還是差著一大截的,交通也不太方便。第二天一早一行人登上一輛大客車,跟在拉著鑽機和配套設備的卡車後麵向著試驗場地出發。
車子開出了市區不久,孟千裏就開始感覺到顛簸了。果然往鄉下的路況不太好。鄰座的小趙扭頭問他:“路這麽顛,會不會把鑽機顛暈車了?”
孟千裏白他一眼,心想這人真是越活越幼稚了。
不過顛簸的路段不長,很快車子又平穩地飛馳了。想來前麵那段路是被重型車軋壞了地麵,還沒來得及整修。
距離不遠,不過四五十分鍾就到了一個小鎮上。一路上很少見到農田,倒是種著大片大片的花木。接待員介紹說這是市裏特別規劃的省級花木園林區,年初國務院總理來本省視察,就曾到這一片地方考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