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直到天光大亮,他才醒來。
林嶽先吃了點東西,又活動了身體,感覺狀態恢複了一些。
憑以往的經驗,睡一覺之後,精神恢複,超腦也能繼續運轉了。
林嶽鍥而不舍,再次在意識裏發出指令:“推算能量吸收綜合優化方案!”
這次超腦果然沒有宕機,而是給出回應:“數據收集中,請按照指令操作。”
緊接著,在超腦的指示下,林嶽擺出各種奇怪的姿勢和動作,甚至連如何呼吸,都一一嚐試。
好在超腦每發布一個指令,林嶽都是淺嚐輒止便達到要求,不需要持續很長時間。
大約半小時後,這一過程結束,超腦彈出信息:“數據收集完成,是否還有其他數據提交?”
林嶽認真地想了想,又自行做了一些普通人都不會做的動作。
這次超腦運算了超過十分鍾,就在林嶽險些昏厥的時候,終於給出了結果:“根據現有數據,成功推算出能量吸收綜合優化方案。該方案以身體狀態恢複、能量吸收、超腦開發為主要目標,加權值分別為0.5、0.3、0.2,請注意接收!”
“為什麽身體狀態恢複目標的加權值高於能量吸收?”
“因為超腦檢測到身體狀態的恢複有助於提高能量吸收效率,整體方案仍以能量吸收為第一優化目標。”
也對,磨刀不誤砍柴工。
接下來,林嶽腦海中果然出現了一套修煉功法,包括樁功、拳術、呼吸,一應俱全。
林嶽看著眼熟,仔細想了想,這不就是小時候看過的形意拳改編而來嗎?
形意拳據說是一種鍛煉精、氣、神、意、勁的拳術,模仿各種飛禽走獸的形態,講究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號稱既能實戰,也能養生,共有十二形拳,每一招一式,都包含五種發力技巧。
但林嶽以前那個時代,武術界“大師”橫行,騙死人不償命,所謂的武功多是表演套路。其中,形意拳更是三大最為普及的武術之一,如同健身體操一般,群眾基礎廣泛得很,卻也從沒有出現過真正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