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過去了,難道宗教尚未獲取造物的專利?
——特萊拉人之問,摘自《穆阿迪布語錄》
特萊拉的清晨如水晶一般澄澈,四處寂寥無聲,空氣裏帶著些許寒意。整座星球好像一隻蓄勢待發的猛獸,好像靜默俟望的班得隆城,翹首企足,虎視眈眈,隻待他一聲令下,便會一躍而出。諸位尊主之主——馬哈依[5]——特路易斯·瓦夫尤其喜歡每天的這個時候。他透過大開的窗戶,眺望這座屬於自己的城市。隻有聽到他的命令,班得隆才會展現出盎然的生機,他就是這麽告訴自己的。他能感覺到外麵的恐懼,因為他能夠掌控特萊拉文明出現的任何情況。這個文明是孕育生命的培養池,從這裏發源,而後將勢力擴散到了遠方。
他的同胞為了這一天已經等待了數千年之久。瓦夫細細品味著這個時刻。他們經曆了先知雷托二世(他不是神帝,隻是神使)的暴政,經曆了大饑荒,經曆了大離散,一次又一次被低等種族擊敗,他們含垢忍辱,養精蓄銳,最終等到了這個時刻。
噢,先知!我們的機會來啦!
在他看來,高窗之下的這座城市是一個符號,是特萊拉人勵精圖治的史冊上有力的一筆。其他的特萊拉星球,其他的大型城市,無論相互連接、獨立自治抑或效忠於他和他的神主的城市,都知道那個信號很快就會出現,都在耐心地等待。變臉者和馬謝赫這兩股息息相關的勢力已經壓縮了他們的力量,做好了驚天一躍的準備,數千年的等待即將結束。
瓦夫認為這是“漫長的開端”。 沒錯,他看著這座蓄勢待發的城市,點了點頭。組織誕生之初,隻是一顆觀念的種子,微不足道,然而貝尼·特萊拉的領袖那時便已明白,一項計劃如果過於漫長,過於複雜,過於精密,將會麵臨怎樣的風險。他們明白自己必須曆經劫難而不滅,接受一次又一次巨大的損失,接受服從,接受羞辱。這些因素,以及其他的因素共同勾勒出了一個相當符合貝尼·特萊拉特征的形象。他們經過數千年,已經製造了一種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