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威市曾經是一個中型軍事城市,如今已成為東國為數不多地中型堡壘。距離三海城將近三百公裏,仿佛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與山海市形成鮮明對比。
而天威市市的邊緣處,高聳的三重防禦牆顯得格外醒目。每一堵牆都高達二十米,厚實堅固,足以抵擋喪屍群的猛烈進攻。
每當夜幕降臨,城牆上的探照燈便會亮起,照亮這片被黑暗籠罩的土地。守城的士兵們緊握武器,時刻警惕著周圍的動靜。他們的眼神堅定,臉上寫滿了不屈與頑強。
城內,人們的生活雖然艱難,但卻井然有序。物資雖然匱乏,但通過高效的分配製度,每個人都能夠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人們互幫互助,共同渡過這個漫長的黑夜。
也許三海市屬於“重災區”,政府決定將三海市附近城市的幸存者全部撤離至距離天威市附近的城鎮。
然而,喪屍不斷進化,變得更加強大和狡猾,那些原本被認為安全的小型要塞城市,在一夜之間紛紛淪陷。城牆被喪屍潮瞬間衝垮,防禦設施化為一片廢墟。
那些曾經繁華的城市,如今成了人間地獄。街道上,殘垣斷壁,血流成河。
而那些未淪陷的要塞周圍,被數百萬的喪屍所包圍,它們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銅牆鐵壁。
而救援隊伍試圖突破喪屍潮,但每一次進攻都遭到了慘痛的失敗。現如今,不得不實施最終方案,讓轟炸機對沿途淪陷的城鎮進行轟炸。
此計劃,一共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步,用運輸機投放聲源以吸引附近的喪屍,讓被圍困的要塞內的幸存者,方便在短時間內加強防禦工事,以更好地抵擋喪屍群的進攻,爭取有效的撤離。
第二步,待誘餌聲源將喪屍吸引到已淪陷的城市之後,讓轟炸機編隊進行地毯式轟炸,清除多餘的喪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