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一品江山

第一章 三郎、五郎和六郎

大宋西陲益州路,即是人們熟知的四川盆地。

玉帶般寬而長的岷江,縱貫川西平原南北。《山海經》上說:‘岷三江,首大江,出汶山。’從先秦直到本朝,人們都將它視作長江正源。因此岷江雖向南流,但仍被許多文人稱為——大江東去。

此時正值桃花汛期,江水從川甘交界的崇山峻嶺中狂奔而下,似乎隨時有**、奔湧八方的危險。然而有了都江堰,凶暴狂野的江水,神奇的化為汩汩清流,濡養著川中大地。從那時起,旱澇無常的巴蜀之地,變成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

因此有人說,中國最可靠的工程,不是萬裏長城,而是都江堰。在誕生一千年後,漢人已經失去了長城的保護,川中百姓卻依然安享著都江堰的庇佑,有肥美沃野千裏、有山林竹木萬頃、有蔬食瓜果之饒,有稻米魚蝦之美,處處皆有生民之樂,而無凶年之憂,皆出自它的福澤。

時維三月,南去成都百八十裏的青神縣城外層巒疊嶂。一山山、一嶺嶺,溝壑幽深,煙雲霏繞,盡是青竹遍布,鋪碧疊翠。春風拂過,綠浪起伏,萬竹成濤,羅煙變幻,氣象萬千,令觀者寵辱皆忘、飄然欲仙。

遠近聞名的石灣村,便坐落在這漫山遍野的竹林之間,四周青山環抱,村東有一大湖,湖水常年清澈如鏡。

充足的竹木和水源,使石灣村具備了燒製竹炭的條件。大宋朝北方用石炭,也就是煤,南方多木炭,而蜀地則多用竹炭,用當地巨竹燒出來的炭,易燃無煙耐久,深受城中居民的喜愛。

湖邊散落著一個個丈許高的炭窯,說明這裏的人們,沒有辜負自然的厚賜。事實上,這個村子燒製的竹炭,在整個竹海都是頂級,不僅在縣城、在眉州城有銷路,甚至還有成都的商人來采購,自然富足。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