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一品江山

第二十章 官帽椅

(大周末太不安逸了,又成了推薦榜最後一名,救命啊……)-

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大宋太祖趙匡胤,就是很出名的賭徒。他的兒孫也皆好此道,即便以寬簡仁厚著稱的當今官家,也禁不住誘惑,經常與宮人關撲。可是趙禎的水平不夠,幾乎是十撲九不贏,輸得幹幹淨淨。

官家欲罷不能,便向宮人商借他輸去的一半錢再撲,可是在大宋朝,願賭服輸是第一條,宮人從不肯將贏來的錢,再還給官家,搞的他經常很鬱悶。

皇帝作關撲之戲,是以娛樂為主,贏不贏錢並不重要。但小民百姓那裏,卻是以贏錢為重,至少也是二者兼重的。

陳恪站在這千年前的街道上,看到樹蔭下,攤位前、店鋪裏,一簇簇撲賣者,一堆堆撲買者,瞪大兩眼,吆五喝六,咬著嘴唇,掐著指甲,作緊張萬分狀時,他心裏的賭姓一下被激發出來了。

男人哪有不好賭的?不過是受法律和道德的製約,很多時候不得不壓抑自己的賭姓而已。但看這大宋朝全民皆賭的架勢,而且官差皂吏模樣的人,也公然加入其中,他不禁熱血沸騰、躍躍欲試。

但哪有誠仁,會跟十歲的孩子玩關撲?贏了也勝之不武,而且關撲雙方都要拿出相當的本錢,至少得讓對方覺著不虧,才有開撲的可能,他從哪變出錢來下注?

更重要的一點,在大宋朝,老百姓幾乎從生下來就賭……幼時鬥草、鬥魚、擲骰為戲,及青年時便正式步入關撲大軍,可謂人人都是賭博老手。而撲賣的小商販,為了使市民能與自己一撲,自己又不蝕本,無不精心設計賭局,要求對方按自己的方法撲買。

比如做一個直徑三尺的‘紅橙黃綠藍靛紫黑白灰’九色圓盤。撲買者交一文錢,便可用別著五色羽毛的針箭射,向旋轉的圓盤射一次。商販在一邊高聲唱叫‘白中魚,赤中蝦,餘不中’,這樣的行話。待圓盤旋止定住,雙方看那針箭落在圓盤上的位置,若是中了白赤,自然可以提著魚蝦走人,若是射中其它區域,自然望而興歎,或者再交一文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