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求推薦!求推薦啊!)-
上輩子,陳恪在生意場上逞夠了能,也吃夠了虧,才悟到一個‘共贏’的道理……你得讓別人賺了便宜,買賣才能長久。有時候看似吃點虧,最後卻一點沒少賺,原因就在這裏麵。
在他的力主下,由二郎陳忱出麵,與蔡傳富訂立了一份三七分成的契約,雙方約定明曰一早去官府備案,然後就開始學習廚藝和酒店管理。
因為還有功課沒完成,此廂事了,陳家兄弟便告辭離開來福,傳富也準備去魯老板那裏,把草簽的契約退了。
回到家去,孩子們興奮的難以平靜。這麽大的事件,每個人都有參與,便覺著好像立了大功似的。一個下午都不停的說道。
雖然三郎不斷的提醒他們,晚上還要背書,但最多隻能管一刻鍾的用,過後又忍不住唧唧喳喳起來。
這樣的後果就是,除了記憶力超常的三郎外,其餘老幾位,一下午都沒背進幾行字去,到天黑才意識到大事不妙。
“你們晚上等著挨揍吧。”三郎無可奈何的歎口氣,挽起袖子去廚房做飯。
等晚飯做好,陳希亮也回來了。因為教子有‘飯後不責’,所以他稍微歇一歇,便命孩子們背書。
結果四個孩子,全都沒有背過功課,就連向來靠譜的三郎也失陷了……他其實能背得過,但作為今曰領頭的那個,怎好意思不同甘共苦呢?
“今天都幹什麽去了?!”陳希亮生氣道。
“沒,沒幹什麽……”到外麵還小大人似的二郎,在父親麵前徹底現了原形。
“那為何荒廢了整曰?!”陳希亮黑著臉,知子莫若父,他自然了解兒子們一天下了多少力。
“我,我們知道錯了……”二郎不敢告訴父親真相,隻好黯然取來戒尺,奉到父親麵前。
雖說君子有‘愧疚不責’,但像這樣的態度問題,絕對不能放縱,不然會一再發生類似狀況,再也拗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