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去感情憑良心講,要陳恪對嘉佑學社,比較親近的諸位分個高下的話,章惇和呂惠卿,無疑是第一流的,王韶和曾布算次一流,蘇轍也勉強能排進二流去,而他前世的偶像蘇仙,至少目前為止,隻能算是三流。和鄧綰、郟亶一個檔次,比林希、蔣之奇等人要強些。
當然,若論文采和學問,蘇大舅子秒殺全社,誰說他不是天下第一才子,陳妹夫保準報以三聲冷笑!
但他同時也認為,蘇軾這樣的才子,應該放逐於山水之間,讓其盡情的練達姓情、陶冶文字,為大宋人民提供最美味的精神食糧。可是,蘇大舅子在他變態老爹的壓迫下,不得不參加科舉——老蘇想讓兒子出人頭地,讓蘇家揚眉吐氣,這無可厚非,但考中進士可不光意味著榮耀,還要進入官場搏殺,負擔起為國為民的責任的!
不幸的是,二蘇兄弟都被老蘇害了。說到老蘇,陳恪更是感慨萬千,老丈人是大儒不假,文章也寫得超邁古人、豪壯雄奇,但是老蘇的學問是先秦的孟子之學,做派更是縱橫家的一套,他苦心研習的那套學問,在先秦時期或或戰亂年代,興許吃得開,但現在是距離先秦一千多年的宋朝,是天下久安、完全按另一套規則運轉的宋朝!
這就好比學了一身的屠龍之技,然後才發現,這世上根本沒有龍。讓他去打虎卻又玩不轉……在陳恪看來,這就是蘇洵現在名震京師、卻沒有高官肯推薦他入場為官的原因……老蘇是人才不假,可是不合時宜,用之解決不了問題,而且肯定給人添堵。這樣一個堂吉訶德似的人物,強勢教育出的兒子,又怎能沒有問題呢?
包括蘇轍在內,兄弟倆的文章,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那種,確實洋溢著讓人拍案叫絕的才華,但其中深藏著的功利之心,也是不難能看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