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亞特蘭蒂斯:基因戰爭

CHAPTER 13

印度尼西亞 雅加達

雅加達西區警察局拘留中心

C審訊室

凱特往後翹著椅子,考慮著自己要做何選擇。她大概隻能告訴調查員這個試驗項目開始時的情況。即便他不相信,她也得讓這些被記錄在案,他們控告她的時候有用。“停一下。”她說。

那男人在門口停了下來。

凱特讓椅子腿落地,把她的胳膊放在桌子上:“我的試驗項目收養這些孩子是有很正當的理由的。有些東西你必須明白,當我到雅加達來的時候,我本打算用美國在此的辦事方式來進行試驗。這是我所犯的第一個錯誤。我們失敗了——然後我們改變了我們的做事方法。”

那個小個子男人從門口轉了回來,坐下,聽著凱特描述她是怎麽花了幾個星期準備雇用病人的。

凱特的團隊原本通過一個合同研究組織(CRO)來運行他們的試驗項目,就跟他們在美國做的一樣。在美國,製藥公司專注於開發新的藥物或者療法,當他們發現某些有潛力的項目時,他們通常就把試驗項目的管理工作外包給CRO們。CRO們會去找到對試驗項目感興趣的診所。診所或者是站點之後會讓病人們登記參加試驗,使用新療法、新藥物,然後定期檢測他們是否出現健康問題——是否有不良反應。CRO對項目中的每個站點保持密切監視,向讚助商研究機構報告結果,後者再向FDA(1)或者是世界其他國家的管理部門提交報告。最終的目標是試驗出具有想要的治療效果,又沒有任何負麵作用或者不良反應的結果。這是條漫漫長路,實驗室裏的新藥隻有不到1%最後能出現在藥店裏的貨架上。

隻有一個問題:雅加達,說大點,整個印度尼西亞,都沒有自閉症診所,隻有寥寥可數的幾處專家門診關心發育紊亂。這些診所對臨床研究缺乏經驗——這對病人來說是很危險的狀況。印度尼西亞的醫藥產業非常弱小,這主要是因為市場太小了(2),所以很少有醫生接觸過藥物研發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