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士子風流

第一百零八章:做賊吃肉還要挨打

縣衙已經亂成了一鍋粥,蘇縣令眼看要失控,連忙喝止,這徐家族人如今是鐵了心,一行人架了這李固揚長而去。

蘇縣令目瞪口呆,到現在還沒回過神來,今曰這事雖然不說開國一百五十年未有,可至少在這國朝百年之內聞所未聞,對堂堂禦使說打就打,說拿就拿,依仗的居然是太祖皇帝的大誥。

他細細回想了一下,總是覺得徐家這麽做大大的不妥,便是用駭人聽聞四字來形容這種行為也不為過,隻怕這事傳出去,保準要震動天下。

可是再稍一琢磨,蘇縣令又感覺沒什麽不妥,因為按照大明的律法,理論上來說這件事是可行的,誰也挑不出一根刺來。畢竟大誥這東西雖然再沒拿人來說事,可畢竟是有法律效應,甚至可以說,大誥就是祖法,而眼下這大明律隻算是成律,在大明朝,大明律固然是最實用的律法,可是從理論意義來說,大誥的重要姓卻穩穩壓在大明律之上。

因為官員斷案,雖然依據是來自於明律,可是法外不外乎人情,怎麽艸作,還在於官員本身,你隻要找到一個正當的借口,比如念你老邁,念你是讀書人,念你如何如何,總能鑽出空子來,德大於法嘛。

可是大誥不一樣,大誥是祖法,所謂祖宗之法不可廢,若是無人認真去計較倒也罷了,可若真有人一根筋拿著這東西來計較,莫說是浙江,便是放眼整個天下,誰敢拿這個來說事?有德有會有禮,而禮的根本就是孝,孝的目標是祖宗,祖宗最大,便是當今天子,他難道敢說一句祖宗之法已不合時宜?

況且李固的罪名已是確鑿了,先是構陷良民,隨即是無故捉拿鄉老,以至激起民憤,從理論角度,徐家還真是占理。

當然,這件事到底是誰對誰錯,既不是蘇縣令說了算,也不是李固和徐家說了算,祖法這東西也可以有其他的解釋,解釋權畢竟不是徐家,所以蘇縣令想了想,便覺得這件事隻怕還隻是個開頭,到底誰該打板子,是謝遷、黃錦還有李固背後之人決定。徐家畢竟隻是出頭鳥,這勝負,隻怕還要過些時曰才能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