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家以後,曉瑩又跟老公吵了一架。原因是自己的孩子要上幼兒園,明明都不在那個小區,同事的孩子進去了,自己的找遍了關係都沒有如願。其實本來倒也無所謂,畢竟這不是自己能控製的事情。可是其他同事的異常關切卻讓曉瑩非常難過:“啊,你兒子沒進去嗎?聽說那個幼兒園特別好,特別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環境、飲食什麽的都很棒。”另一個說:“是啊,你怎麽不再想想辦法呢,要知道孩子的早教很重要的,可千萬別讓他輸在起跑線上。”就好像自己的兒子已經成了天字第一號大笨蛋,未來沒有任何潛力。而同事一整天興高采烈就好像已經看見自己兒子收到了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一通怒吼把白天鬱積的不爽通通發泄幹淨,兩個人突然安靜下來,覺得又很好笑,怎麽這麽容易就被別人影響了情緒呢?現實完全不是這個樣子,還是隻是因為麵子問題而咽不下這口氣呢?
回頭想想,孩子出生這麽多年來,夫妻兩口子做了不知道多少件“漂亮了麵子,累了裏子”的事情。
從寶寶的奶粉價格,到小衣服是不是國際品質;從保險公司的選擇,到每年帶孩子去哪些地方旅遊,全部都是在與同事朋友的交流碰撞中逐漸拿出意見的。本來交流一下互通信息也不是什麽壞事,隻是在實際經濟水平不一致的情況下,很容易的就出現你追我趕的攀比局麵。誰家孩子學鋼琴了,另一家第二天就報個小提琴班;誰家這個月花了千把塊給孩子買小車,那家就一定要給孩子添兩套衣服。其實自己對孩子怎麽好誰都管不著,關鍵是大事小事都喜歡在辦公室拿出來曬一曬,不天花亂墜地說個過癮絕不罷休,最好還可以伴著同事豔羨的眼神和驚呼聲。那種滿足的心情就像是自己的孩子終於過上了皇族生活,自己也順理成章成了皇後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