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你總會路過這個世界的美好

>>> @在深圳

陌生人的饋贈

文 / 畢亮

2010年,因工作關係,我認識了“的哥”李清平師傅,他曾經撿到過價值約八百萬元的珠寶,卻將失物毫不猶豫“完璧歸趙”。

那是2010年聖誕夜,李師傅送一位參加完深圳會展中心玉石珠寶展出的參展商,下車時走得匆忙,客人行李箱遺失在出租車後座,箱內裝有翡翠、和田玉、和田玉原石和成品手鐲、手鏈、項鏈等貴重玉器共計兩百六十多件。

李師傅發現失主的行李箱,當即向公司匯報,並根據箱中的電話資料,聯係上失主。

事後,公司獎勵給李清平師傅5000元獎金,他想讓“好事”更有意義,跟愛人商量後,將獎金全數捐給了深圳一位病危產婦。

他說:“我相信人性本身的良善,很多事情總要有人去做,我做的都是分內的事,舉手之勞。”

聽完李師傅的事跡,我心裏十二分感慨,問他為何如此熱心?

他答得幹脆:“二十幾年前,為了生計,我從河南老家來到深圳打工,搭乘綠皮火車,肚子餓了舍不得花錢買吃的,是車上的好心人給我買的盒飯。來深圳這些年,也遇到不少給予我無私幫助的人。所有這一切,都讓我心懷感恩,讓我心存善念,在別人遇到難事時,我會主動伸一把手,幫助他們。”

……

年複一年,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無非是:毒奶粉與地溝油、高房價與鼠標手,以及種種看不見的規則與法度。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其實無不充滿著既無意義又無生趣的凡俗瑣事,經年累月下來,足以令當初滿腔熱血的青年淪為處變不驚、見慣不怪的世故之人。

如今,這些人迫不及待地往同一個地方奔去,從前那個方向稱為“溫飽”,然後是“小康”,現在呢?那隻是一個模糊的方向,那裏生活安逸,溫暖華貴,或許大家都看到了那地方的好處,而忘記了自己內心曾經的向往、為何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