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驁說過,她們女孩子很怪,昨天還喜歡的的東西明天就不喜歡了。
也可能當時這話是祁寒說的。
總之,議論對象是黎靜穎無疑。
小時候幼兒園管理嚴格,不讓帶食品飲料進園區,可是碳酸飲料對小朋友的吸引力是無敵的,陳嘉驁才不會那麽容易被管住,他會在午休之前就和門衛叔叔中的一位達成交易,在戶外運動結束後去門口領取一瓶代購的可樂。冒著騰騰傻氣的小朋友滿園亂竄的時候,他們坐在社團活動室分這瓶可樂。
議論到黎靜穎是因為她時而參加,時而沒興趣參加,喜好不可捉摸。
“因為你買的可樂不一樣。”戰戎說。
陳嘉驁懷疑地眯起眼:“怎麽不一樣?”
“有時候是百事可樂,有時候是可口可樂。”
“都是可樂。”
“味道不一樣。甜度、含氣量都不一樣。”
“那黎靜穎喜歡喝甜的還是不甜的?”
“她喜歡喝百事。”
陳嘉驁喝不出太大的區別,在往後的十幾年裏喝可樂時偶爾想起還會琢磨一下,始終沒搞清百事是更甜的還是不甜的。他問過許多人,把標簽撕了也能喝出兩種可樂區別的人都無法準確描述差別,但所有能喝出差別的都表示更喜歡可口可樂,黎靜穎很怪這一點毋庸置疑。
而戰戎一直都知道,她可沒那麽隨遇而安,不喜歡的東西打死她也不會喜歡。她的敏銳和固執是高精度的雷達。
所以隨便考個輕鬆的文科專業在別人眼裏可能也還不錯,但在她這裏就非常勉強,差之毫厘失之千裏。
她的考分上港大讀法律本來沒問題,但家裏不會讚成,她父親的事業重心從十幾年前就已經轉來內地,在上海長期定居,不可能支持她從事一份在內地難以開張的職業。如果她不能憑自己的能力拿到全額獎學金,遠走高飛是句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