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一見如故

第14章 與人為善

投射實驗的原理非常淺顯,看著一幅畫講述一個故事,畫上同樣有花鳥蟲魚,有人講的故事是美好的田園童話,有人講的故事是科學的生態循環,也有人可以想象出異聞怪誌。畫的解讀沒有對錯,但多少能反映出講故事者的內心。

顧潯和崔璨學的是心理,對心理的興趣卻從選擇專業前很久就開始了,在長期剖析自我和分析他人的過程中,剝開表象故事注意到真實內心已成為一種本能。要在這樣的高手麵前隱藏就變得艱難。

崔璨的疏忽之處在於,第一次做專業課個人作業就不小心泄露了機密。留給作業的時間太少,樣本太小,使得整個作業就像顧潯說得一樣——不具有科學性。因此不管音樂與情緒的外殼做得再精巧有趣,簡而言之,這作業隻反映一個本質,崔璨主觀認為《羅納河上的星夜》這幅畫裏有沉船。

她當然看得見美好,隻是對美好心存懷疑。

顧潯的暴露卻來得很隱秘也更身不由己。他喝多了,誠實坦言自己喜歡的類型。但就像畫不重要一樣,“喜歡的人”在“喜歡”實際發生前也隻是個主觀預設,那預設一定代表了他所期待的部分自我。歸根結底,顧潯想成為內心平靜成熟怡然的人,但他還差得遠。

一個內心平靜的人是不可能像顧潯這樣情緒不穩定又過度自我防禦的,崔璨從日常中也能發現許多蛛絲馬跡,但如此直接找到他虛張聲勢的證明還是第一次。

前幾天,崔璨沉浸在一種疑似失戀的狀態中。仔細想想,好像結症根本不在自己這裏。顧潯在回避他應付不了的內心衝突,顯然有他的問題。和這樣的顧潯較真吵架的自己似乎也相當幼稚。

她決定從明天起做個麵朝大海春暖花開的人,現實點來說,期中考試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績點需要和落後的學習能力之間的矛盾,至於群眾內部個人恩怨,可以暫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