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北軍政委員會出來,劉一民心情很沉重。從李特等人的表現看,四方麵軍現在確實是被張國濤徹底控製了,想起曆史上徐向前元帥對張國濤的“有能力,人品不好”的評價,就感覺這張國濤真是有手腕,心夠狠,硬是把四方麵軍的骨幹殺幹殺淨,提拔了一批年輕幹部,使全軍自上而下隻知道張主席而不知道中央。
再一想,也就啞然失笑。曆史上在紅軍長征前,中央的概念在許多高級幹部的心目中比較模糊。據一些回憶錄會議,陳獨秀時代的中央,不僅研究大事,也研究領導人之間亂七八糟的戀愛關係,後人看起來都非常可笑。不過在那個大革命的年代,人心浮躁,人人都要革命,人人都要解放,那是一種從思想到姓靈再到身體都要革命、解放的大變革、大混亂。到瞿秋白、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的時候,也基本都是理想主義,嚴格說,那個時候的中央領導人政治上不成熟,憑的是一腔熱血鬧革命,這才讓王明這些白麵書生得以逞威稱霸,也才有了向忠發當總書記的笑料。說白了,早期的黨中央,也隻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沒有自己讀力的意識。直到長征,在血與火的考驗中,才檢驗出了什麽是正確路線、什麽是錯誤路線,[***]和紅軍才成熟起來,選擇了自己的領袖和領導核心。
張國濤沒有參加從蘇區到遵義直至進入四川這一階段的長征,自然也沒有經曆那一段煉獄的煎熬,思想上少了一堂課,所以,他把現在的中央和長征前的中央同樣看待,認識上上不去,自然是要倒黴的!
現在由於自己的到來,曆史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央核心基本形成,中央紅軍兵強馬壯,而四方麵軍由於還沒有進行嘉陵江戰役,隻有五萬人左右,張國濤沒有了和中央叫板的資本。以[***]和周恩來的智慧,又有強大的後盾,解決張國濤隻是個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