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三曰,為聲援上海的“五卅慘案”,廣東香港工人和社會各界舉行聲勢浩大的省港大罷工,當遊行隊伍行至沙基的時候,駐紮在此地的英國海軍陸戰隊向手無寸鐵的遊行民眾開槍,當場打死五十九人重傷百餘人,造成又一震驚中外的“沙基慘案”,黃埔軍校也付出了二十七人遇難、數十人受傷的慘重代價。
此時,正值國民政斧正式成立的關鍵時刻,以蔣介石為首的黃埔軍政大員們陷入了繁冗的文山會海之中,各派係對黨內地位的覬覦、對革命軍權利的爭奪已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在汪精衛這個一直陪伴在中山先生身邊、並在其臨終前執筆記錄遺囑的“主席第一人選”強大的政治聲望麵前,一直遊走於中央領導核心邊沿的蔣介石廢寢忘食百般努力,終於如願以償進入汪精衛兼任主席的軍事委員會八大委員行列,為他的政治生涯打下個重要基礎。蔣介石憑借在東征和討逆戰爭中立下的赫赫戰功獲得巨大聲譽,苦心撰寫的《軍政意見書》第一次全麵係統地論述了軍製、軍資、軍備、軍事教育和軍隊建設等問題,獲得了朝野上下一片讚歎,蔣校長也因這一係列的艱辛戮力而開始了輝煌的政治生涯。
盤踞在東江地區的陳炯明反動勢力獲得喘息的機會之後,大有卷土重來之勢,長年占據粵西南的割據軍閥鄧本殷等人在瓊州、廉州、合浦、欽州和防城一線與陳炯明遙相呼應(欽廉地區直到中越邊境當時屬廣東省管轄),英帝國主義的戰艦雲集於珠江口,在此複雜緊張的局勢下,黃埔師生“尋找英雄安毅“的行動不得不暫時停止。
普濟街榴園古樸雅致的前堂裏,安毅放下苦讀了一個半小時的《孫子兵法》,低聲示意越來越聰明的二毛坐在八仙桌對麵的椅子上,從八仙桌下方的暗格裏拿出一副撲克,和興奮的二毛展開了新一天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