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
一聲長哨打碎了黎明的寧靜,在工科營區內久久回蕩,緊接著各營區的集合哨聲接踵響起絡繹不絕,催促聲嗬斥聲腳步聲此起彼伏響成一片,剛剛還是萬籟俱寂的黃埔軍校轉眼間沸騰起來。
晨曦中,工科大隊長楊魯元望著第一個跑到身前穩穩直立的安毅滿意地點點頭,安毅整齊的軍容、標槍般的軍姿令這位三十二歲的安徽籍教官欣慰不已,在他管轄下的工兵大隊一百五十名入伍生中,安毅的表現最令教官們滿意,滿意得甚至有些震驚。
“魯元兄,估計這一次突擊考核咱們工兵大隊又是第一了,不管校本部怎麽變著花樣考核,兩個月來咱們幾乎次次第一,連步科那幫隊長都覺得不可思議也很不服氣,步騎各連隊跟咱們工兵大隊較勁了兩個月,至今沒有誰討到半點兒好處。”自豪的隊副劉思桐來自河北滄州,高大的個子率直的姓格非常受學生們歡迎。
楊魯元抬頭環視一圈,目光回到正在進行最後調整的本大隊:“還多得琴宜兄教導有方,沒有你近三個月的傾力付出,哪有如此的優秀成績?原本被輕視的工兵大隊官兵,現在走到哪裏都能昂起腦袋。”
劉思桐謙遜一笑:“不不,我認為功勞最大的是安毅,沒有他的隨和大度就沒有咱們這個團結向上的集體,沒有他的表率作用就沒有如今學生牢記的‘永遠爭第一’的精神,可以說我的成績大部分是這小子成全的。”
楊魯元隨即想起自己和劉思桐剛剛被評為優秀教官並獲得嘉獎一次的榮譽,對這來之不易的成績深為感歎:
“三個月前同僚們沒有誰正眼看過咱們倆一眼,剛開始他們那副牛逼哄哄的樣子我至今仍清楚地記得,哈哈……琴宜兄,跟你商量件事,一隊的區隊長老章被急調到東征戰場的一師任工兵連長去了,留下的空缺尚無人選,我很想向上麵舉薦安毅,但軍校成立至今沒有先例,所以一直猶豫不決。再一個,由於留守廣州周邊的兩個兄弟部隊已經出發,南征高州雷州和瓊州的鄧本殷等叛軍,廣州周邊兵力空虛,因此過幾天我們也要參與廣州城的警戒任務,因此在出發前得把這事兒給定下來,不能再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