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大堂周圍房間中紛紛探出頭來,驚訝的看到一個破百戶氣宇不凡的站在大堂中間,昂然對著二堂大罵。崔呈秀辦公的地方就在二堂。
“崔呈秀你枉為朝廷重臣,既有一弟任總兵,為何不辭就本兵,我朝兩百餘年從無此例,汝何敢爾。又以士大夫之身,認閹人為義父,今天下士氣漸降,士節漸卑,自汝而始。”陳新將這幾日收集的信息混雜在一起,也不管對不對了,反正一股腦罵出去。周圍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人人均知道崔呈秀隨時可能倒台,沒人願意為他出頭,況且這人突然來兵部大堂開罵,也不知有什麽背景,受何人指使,萬一背後是皇上,自己去阻止豈不糟糕。如此一來,周圍圍觀者眾,卻無一人上前製止陳新。在兵部大堂開罵還沒人阻止的,陳新恐怕是第一人。
“以奪情不祥之身監修三殿,已屬不妥,今三殿大工已畢,仍以左都禦史銜竊據司馬,實為以台臣之權威壓言官,而致近來言官不問奸妄,唯禦史楊維垣仗義執言,孰料前腳上疏,後腳遇刺,何人為之,不言可喻。”陳新對周圍團團一揖:“在下威海衛百戶陳新,昨日在國子監外方家胡同恰巧碰到楊維垣遇刺,在下出於義憤,擊退凶徒,還被幾名凶徒砍傷多處。”
陳新拉開袖子,露出染血的棉布,周圍一片驚歎聲,幾名平日對崔呈秀不滿的人已經在大罵“奸賊!”“斯文喪盡!”另外一些則對他叫好“原來你便是那救楊維垣的百戶,好漢!”,崔呈秀到兵部任職不過一月多,還來不及安插親信,又接連被彈劾,所以支持率甚低。
這時腳步聲響,門口站崗的幾名兵士趕到大堂,大喊著要去捉拿陳新,但此時陳新已經挑起部分人的情緒,幾名文官攔住那幾名兵士,揮手要讓他們離去。
陳新眼見士兵進來,加快語速:“當是之時,我親耳聽到一名凶徒質問楊維垣大人,問他是受誰指使彈劾本兵崔大人,其後大喊誅殺叛徒,若非我去得及時,楊維垣大人已經斃命當場。如此行事,不止威壓言官,其狠毒已不在當年紀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