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七日淩晨醜時,薊鎮長城龍井關的水關城樓上,幾個昏暗的燈籠北風的呼嘯中搖晃著,水關外的黑暗中,遠遠響起一聲狼嚎,過了一會,近處又響起幾聲(注1)。水關上的幾個老弱明軍連頭都懶得抬,縮在城垛後繼續打瞌睡。
龍井關是薊鎮長城重要關口之一,澈河在燕山山脈中穿行,經龍井關的水關入長城,過漢兒莊之後匯入灤河,一向是薊鎮的邊關重鎮之一,戚繼光經營薊鎮之時,在邊牆建立了完善的預警體係,長城沿線墩堡和烽火台林立,遵化、三屯營等地駐紮有強大的機動部隊,二十年間無人敢入長城一步。到了現在,許多墩台廢弛,已經不複當年的威勢。
塔克潭跟隨在狗熊般強壯的伊蘭泰大叔身後,潛伏在水關百步外的黑暗中。
他們十月二日從沈陽出發,取道遼河套,往科爾沁方向前進,一路匯合奈曼部、敖漢部、紮魯特部、巴林部蒙古部落,十五日匯合了最大一股盟友科爾沁,科爾沁部落共派出二十三名台吉,由土謝圖汗率領,共計兩千多甲兵。其後大軍直入喀喇沁蒙古,又有土默特等部落加入,他們以束不的部落為向導,二十六日終於到達薊鎮口外。
塔克潭所在正藍、鑲黃、兩白旗稱為八旗左翼四旗,這次的鑲黃旗跟隨皇太極行動,他們左翼便剩下三旗,由三貝勒莽古爾泰率領,攻擊龍井關。進軍途中,塔克潭展現了強悍的體力和適應能力,是他們牛錄五十多人中狀態最好的十幾人之一,被牛錄額真選中執行夜襲,指揮他們夜襲的是正白旗旗主阿濟格。
北方的冬夜,寒冷異常,大多夜襲的人都穿了兩件棉甲,外麵再套上鎖子甲或鐵甲,體形十分臃腫,臉上也蒙上厚厚的棉布,隻露出兩個眼睛。
一個蒙古人當他們的向導,牛錄額真低聲發出幾聲嘰嘰的叫聲,塔克潭壓住心中的緊張,開始往前移動,伊蘭泰大叔的模糊身影顯得十分堅定,給了塔克潭不小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