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最早是吳國的邗城,東晉設廣陵郡,至唐代改稱揚州,它南臨長江,北通中原,最早的一段大運河便在此處,由吳王夫差所建,時稱邗溝。自隋代南北大運河開通,揚州成為江海合一的大型港口,以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成為天下航運和商業的中心。
唐中之後經濟中心慢慢南移,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使得揚州的商業地位更加穩固,它通過長江流域連接巴蜀、兩湖、江西、江浙,通過大運河連接北方,通過沿海連接福建、廣東,還有去日本、大食、波斯、印度的海外貿易。是唐代最為繁華的商業城市,詩稱“十裏長街,十萬人家,夜市千燈,高樓紅袖。”從此一直是南北交通要道,文人墨客流連其中,留下無數千古傳誦的詩句。
在明代,京杭大運河全程貫通,再無陸路中轉,揚州因處大運河中段,南北交匯,繁極一時,人口近百萬,遠遠超過當時歐洲任何一個城市。
除貨物齊備外,最為有名便是揚州清明、兩淮鹽商和揚州瘦馬,再有,便是陳新仰慕的二十四橋風月了……
“公子來此可是要擇一小妾,若如此,不可錯過我家,我家中尚有七八位姑娘,人人皆是萬中無一,填詞作畫,琴瑟歌舞,無一不精,便是那床幃功夫,也由假母仔細調教……”一個約50歲老頭亦步亦趨跟在陳新身後,口中介紹著他的產品。他日日便在鈔關碼頭察言觀色,看到衣著光鮮,前呼後擁之人,便上去打聽詢問,便如後世推銷保險一般。
陳新笑著沒有言語,慢步走在前,身後一群便衣打扮的親衛,見陳新沒有示意,也不管這個老頭,留一人在老頭身後監視,另分出三人走到前方,其餘三人分散到周圍,他們身上所散發的彪悍之氣曾讓老頭猶豫,不過顯然他是一個很有職業素養的掮客,這些還不足以讓他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