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夜,登州城頭布滿士兵,每隔一段便有士兵用繩索垂下燈籠,照亮城牆下的位置,城壕外側還有一些分散的士兵,在各處點起火堆,作為外圍的預警。
登州南門朝天門城樓下,孫元化望著幾裏外密神山上叛軍營地的篝火出神。王徵和張燾陪在他身邊,心情都有些沉重。
孫元化嚴令沿途的州縣一律不得攻擊,李九成和孔有德**,已經到達黃縣的張燾和張可大也被調回了登州。
孔有德等人出發時的三千三百人變成了現在的近萬人,其中有兩千多的囚犯、青皮、土匪,這些人有股狠勁,打順風仗的時候是有些作用的,另外的幾千人都是民夫和被搶來的女子,他們一路打劫了濟南府幾個富裕州縣,窮困潦倒的遼兵一時間都成了財主。
近萬人的營地占地甚廣,密密麻麻的火光布滿密神山的北坡,在南方的夜空中畫出一道薄薄的光暈。
“大人,李九成和孔有德一直沒有回應是否就撫。”老態盡顯的王徵低聲對孫元化說道,“下官覺得,還是傳信給山東巡撫餘大人,請他盡速趕來登州匯合,以保萬全。”
張燾低聲道:“王大人,孔有德和李九成都是打老仗的,他們紮營密神山,卡住了往棲霞的道路,分營駐紮東南臥龍崗和西南石門山,分別卡住了往寧海州和黃縣的道路,就算是派塘馬出去,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張燾說完歎了口氣。
在身彌島之戰後,孫元化又想讓東江鎮移鎮,但他當時諸多麻煩,隻是先讓張燾所部先行調動,正巧大淩河開戰,便讓張燾援救大淩河,張燾推說沒有紅夷炮,拖著一直沒去,他打算拿到炮後到大淩河沿岸打幾炮交差。後來黃龍更絕,不答應給他紅夷炮,張燾便以此為由拖著不去。皮島出事後,孫元化將他調到了登州,作為自己的心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