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時行

第二八章 睚眥必報(上)求推薦,點擊!

曆時二十七天,終於走下了新書榜。

不知不覺,已二十萬字,也算是一個圓滿結束。但這隻是個小熱身,真正的戰鬥,才剛拉開序幕。新書榜下了,可眼看著連推薦榜都要跌出,不免感到不安。還請大家繼續支持,讓《宋時行》能獲得一個更好的成績。

還是那句老話:推薦票,點擊,收藏,求之!!!!!!!!!!

——————————————————————————————

暮春時節的京師,別有韻味。

氣溫不高不低,很舒服。空氣也不太幹燥,總帶著一抹後世江南韻味。

濕潤,溫和!

這也許是玉尹對宣和六年開封,給出的定論。

與後世那幹燥多風,四季極其不分明的環境相比,此時開封,更似江南。玉尹走出白礬樓時,呼吸著宣和六年的空氣,將心中積鬱清掃一空。

與馬娘子會麵,很不愉快。

周良也看出玉尹不高興,隻好在一旁低聲勸說:“小乙莫生氣,你不知馬娘子背景,所以心氣不順。可事實上,白礬樓能在京師立足,號稱開封府第一酒樓,若沒底氣,焉能如此?那馬娘子已多年未露麵,這次為買你曲譜,親自招待,已是極看重了……咱們市井小民,何必與之鬥氣?

反正你不也得了兩千貫,收獲頗豐……說不得以後,自家還要尊小乙一聲‘大官人’。”

周良生得好嘴,話也極有道理。

隻是這並未抹去玉尹心中不快。

玉尹也是個極傲氣之人。勿論前世,還是今生,他都不願向權貴折腰。

馬娘子要他曲譜,卻不要他編排,分明看他不起。

若不是馬娘子開頭便說出白礬樓和玉家鋪子關係,玉尹說不得早就拂袖離去,哪裏會和馬娘子繼續?一曲梁祝,對玉尹來說並不算太重要。北宋是戲曲蓬勃發展的時代,自唐以來,戲劇已有雛形。而北宋雜劇,便是後世戲曲前身……幾十年後,昆曲將流行大江南北。玉尹前世研習古樂,自少不得對戲劇有所鑽研,腦子裏有幾十折戲,又怎會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