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時行

第三三章 兩千貫恩義(上)

淩晨第一更,成都好大雨啊……

求推薦!!!!!!

++++++++++++++++++++++

這是一個黃花梨木雕製而成的木箱。

溫潤的黃色,在燈光下更顯柔和。即不顯得醒目,卻又不會使人忽略,正符合了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箱子保持其木紋行雲流水般的舒暢自如,做工也極精細。

隻看木箱外形,便可以感受其不凡之處。

玉尹家中也有此類家具,但和這木箱一比,顯然不在一個層次上。

莫言笑嘻嘻,也沒有再言語,隻是攏手往旁邊一站。十三郎把木箱放在了地上,默默退到一旁。

“小乙,何不打開來看?”

玉尹凝視莫言,片刻後邁步上前,打開鎖扣,把箱子掀開。

嘶!

他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眼前銀光閃閃,險些花了眼睛。

定睛看去,確是一錠錠銀子。玉尹猛然抬起頭,詫異向莫言看去,帶著疑問之色。

北宋貨幣以銅本製為主,但實際上從仁宗景佑年間,便開始把銀作為流通貨幣。按照宣和年間的物價,一兩銀子約折合850文足銅錢。隻不過不過,銀兩的流通相對較少,坊巷之中大都還是以銅錢作為結算貨幣。這木箱中,大約有二百多錠銀子,每一錠重約十兩,整整齊齊碼在箱子裏,看上去著實讓人有些眼花繚亂。

“大郎這是何意?”

玉尹先是一陣迷茫,旋即便冷靜下來。

而一旁燕奴探首看過來,見那箱子裏滿滿騰騰的銀子,也嚇了一跳,忍不住驚呼出聲。

莫言笑了,“小乙勿怪,自家並無惡意。

這箱子裏共二百三十六錠足銀,兩千三百六十兩。若到市麵兌換,正好兩千貫。這些銀子,也是小乙應得之物。聽說小乙而今遇到麻煩,所以便提前把這銀兩送過來。

小乙莫非忘了,你與封大家有約,要賣她曲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