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清弊主

第15章 初見隆科多

胤禎信馬由韁的說到這裏,發覺有點跑題了,借著喝水的機會整理了下思路,這才接著道:“說了那麽多,隻是想激起你們的危機感和緊迫感,當然聖賢書還是要讀的,孔孟之道在於育人,教人立德,修身,在於禮,教人知禮尊禮,是為秩序和製度,在於仁,即為仁愛與仁政,側重於處世之道、治世之道。

而西學側重於自然,側重於格物致知,側重於學而致用,側重於數理,西學善於歸納總結,善於舉一反三。

這也是我要這些孩子們兼而學之的原因,我希望他們學成之後能致力於民生經濟,為天下的老百姓做點實事,再好的詩詞文章,老百姓也不能當飯吃,張養浩算是大才子吧,除了發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歎之外,他為老百姓做了什麽?無非是獨善其身而已。

好了,爺也乏了,不跟你們浪費口水了,爺從不強人所難,你們去留自便。”

胤禎說完,也不理會幾人,悠閑的端起茶杯品茶,他可不認為這一通話說出來,這幾個舉子便會納頭便拜,就算拜,估計也是衝著自己皇子的身份來的。

揚敏、丁善、潘祥、白子雲、武安邦、宋時凡等六人包括海鋒在內,都處於極度的驚諤之中,他們平日裏都是埋頭苦讀,縱有交遊,結識的也都是尋常的士子,豈能有胤禎這樣的眼界和見識。

今兒胤禎這一番闊論,可把他們震的不輕,鬱悶、沮喪、失落、消沉、不甘等種種情緒糾結在一起,一個個都憋的臉色通紅,到底是去還是留?丁善、潘祥、白子雲、武安邦、宋時凡都拿不定主意,一個個都偷偷望向揚敏。

揚敏卻比他們更糾結,他是四川龍安府人,自幼聰慧過人,十六歲便考中舉人,是龍安府聲名遠揚的才子,可是命運多舛,連考三屆都名落孫山,這個打擊對自幼處處受人逢迎的他來說,不可謂不大,自感無顏見父老鄉親的他這才滯留京城,等下一科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