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經進入十一月中旬,等他們忙完征地拆遷,也到年關了,想動工最少要待到開年以後,江寧農學院的情況跟上海也是一樣,最快也的到明年才能動工,路過江寧的時候,李錦都還沒上任呢,況且農學院他也就是掛個督促的名,現階段,根本不用他操心,將上海各廠草草做了個規劃之後,胤楨便閑了下來。
一得閑,胤楨的心思就又轉到了自己的班底上來,京師舉薦的四個師爺的履曆,他已經看了,四個師爺分別是錢穀、掛號、書啟、知客師爺,雖然都用的上,卻不是他想要的那種有大局觀,熟悉政務,能出謀劃策和隨時提點自己的那種,一將難求,孰不知一個好的師爺更難求,都說江南是人文薈萃之地,不知道能否挖到自己可意的人才。
這一日,胤楨裝扮成一個舉子帶著海鋒去城裏閑逛,上海雖說隻是一個縣城,卻是江南沿海除了廣州之外最大的外海商港,其繁華比起江南一般的州府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不是出海貿易期,城外港口停滿了海船,城裏也是人頭攢動,顯的熱鬧無比。
逛了半天光景,起初的新鮮勁過了,胤楨也就失去了興頭,再繁華它能比的上京師,眼見已是午時,兩人便就近尋了間大茶樓,茶樓裏甚為熱鬧,小二在得了兩錢銀子的打賞後,殷勤的將他二人帶到一處靠窗的桌子邊。
才剛一坐下,胤楨就被鄰桌的談話吸引住了,“聽說了嗎,張元隆放出風聲,要建百艘海船呢。”
“真的假的?那可要上百萬兩銀子呢。”
“去,上百萬算什麽,他張元隆光是銀窖就有四個。”
“娘哎,這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咱這些小船隊夾在中間,日子可就難過了。”
“有什麽難過不難過的,交錢搭夥唄,誰大跟誰唄。”
聽到這裏,胤楨掉過頭來問道:“海鋒,這個張元隆,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