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談話的聲音並不大,不過一來莊繼華這裏離得比較近,二來他的聽力一向比較好,聽了幾句兩人的談話,莊繼華覺得好笑,這兩人什麽名字呀,雞石,多生,還超生呢;另外也感到這樣偷聽不道德,況且他們的什麽先生,惡人好人的,自己也摸不著頭腦,於是掉頭看看街麵風景,眼光掃過,他立刻又扭頭回來,這下直愣愣的盯著眼鏡麵前的一疊紙,他確定,不,是肯定,那絕對是報紙。
一個在信息爆炸時代成長起來的人,來到一個幾乎完全沒有信息的時代,最痛苦最悲慘的莫過於完全得不到信息,在他的那個時代,大小狗仔隊滿地跑,報紙、雜誌、網絡,這個星球上發生的隻要有一點新聞價值的事,12小時內必然傳遍網絡,24小時內就會讓全世界知道。
今天來鎮上的主要目的就是找消息的,確切的說是找報紙,可惜鎮上連郵局都沒有,識字的人都不多,從他新認的父母那裏他除了知道現在是民國十三年,其他的就是二十裏範圍以內的事情,東家的豬,西家的雞,南家的媳婦,北家的兒等等,等等。天呀,民國十三年是公元那一年?這一年都發生了那些事,還會發生那些事,對一個從12歲就開始接受美國教育的人來說是一張白紙。
他一直試圖向鄰居向莊氏族人打聽消息,在他放棄了世界,放棄了國家,放棄了省,放棄了市,放棄了縣裏後,見多識廣的族長的兒子滿倉和他談了幾句近年來鄉裏的見聞,最後,……。現在他終於看見了報紙,……,傳說中的報紙。
他急忙低下頭,端起茶碗,喝上幾口茶,穩定一下情緒。見三人正說得熱鬧,他也不好立刻上前,於是專心品嚐桂花糕和小蘇餅;說來他也餓了,早晨出門前喝了兩碗稀粥,這時早不知道到哪去了。莊家在村子裏不算最窮的,可也隻有三畝水田,由於沒有勞動力也隻能租種村裏地主的地,其實按輩分算也是莊來順的三叔,從他那裏租了四畝,兩畝水田兩畝旱地,這也是莊三叔看在同族的份上才給的便宜,聽到父母說“便宜”的時候,莊繼華有些吃驚不解,那可是七成地租,義母解釋說家裏人少,缺勞力,又沒有牛,東家會擔心照顧不過來,象他們這種情況,一般隻願租兩畝旱地,還是他三叔看在同宗的份上才肯的。即便有了這四畝田,家裏一年也隻有6-7石糧食的收入,再扣除租牛費,交稅等等,家裏也就能剩下4-5石糧。至於一石多少斤,義母瞪圓兩眼,茫然不知。糧食不夠,莊家隻要沒有下田這樣的勞力活就以以稀飯為主,饅頭?沒有,以至於他每天早早的就餓了,也讓他無比想念後世麥當勞肯德基的垃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