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民國投機者

第五十一節 遭遇戰(一)

海豐是廣東最古老的縣城之一,成縣於東晉年間。莊繼華沿途觀察,城內建築以木屋為主,間或有磚屋,磚屋之後必有院落,顯是富裕之家。莊繼華沒有看到戰爭的痕跡,也許唯一的痕跡就是街上行人稀少;盡管東征軍軍紀嚴明,但人的本能驅使他們躲在家中。

胡宗南跑來向他報告,軍需部找到了。軍需庫設在城內最氣派的建築——孔廟中,這孔廟說是廟,可不是僅僅是隻有一個大雄寶殿那樣的廟,而是占地近百畝的龐大建築群,東征軍占用了其中一小部分當軍需倉庫。

莊繼華交割物資後帶七連到城外二團營地馬兜圍,到了馬兜圍才知道二團團長已經是錢大均,原團長王柏齡被調回軍校擔任教育長,同時被調走的還有三營營長王俊。

莊繼華感到有些奇怪,王俊被調回軍校顯然是一種貶斥,他不好問王柏齡的情況,便打聽王俊為何被調走,錢大均告訴他王俊是因為指揮失當,應對淡水城外二團戰敗負責。錢大均對莊繼華還不錯,三營的其他兩個連長都市黃埔教官出身,錢大均擔心他壓不住兩人,因此與黨代表張靜愚一起陪他上任,到營裏宣布對莊繼華的任命,三營八連連長方勁、九連連長原維泰,雖然有些不服氣,但也沒話可說,二團到目前為止打的唯一的勝仗就是莊繼華在樟木頭打的,而且這仗打得還誰都服氣,他們淡水城下雖然奮勇作戰,可還是敗了。

臨走之前,錢大均告訴莊繼華三營因為淡水戰敗現在士氣不高,莊繼華的首要任務是恢複士氣。

送走錢大均和張靜愚走後,鄭洞國才悄悄告訴莊繼華,淡水之戰,王柏齡名雖求援實則逃跑,二團戰敗需要有人負責,這個替罪羊就落在王俊身上,原因是最先丟掉陣地的是三營,不過好在王俊沒有逃跑,最危急時依然戰鬥在第一線,所以才是調職,否則也是要槍斃的。不過王柏齡的行為也讓他以後不能再待在二團了,這才調一團一營營長沈應時擔任二團團長,不過沈應時在淡水城下負傷,錢大均暫時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