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麵對蔣介石同樣的問題,莊繼華的回答是將計就計,聲東擊西。
莊繼華詳細解釋了他的計劃:“首先大張旗鼓的向東江集結軍隊和物資,派出小股部隊向福建境內進行搔擾,逼孫傳芳在調兵南下,冒丟失浙江的風險和永福艦之間作出選擇;聲勢造成後,再由大元帥府出麵要求福建歸還永福艦,放回被虜人員。同時主力部隊秘密向五華、興寧方向移動,待楊希閔叛亂形跡暴露後,立刻回師廣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滅叛亂。”
“孫傳芳雖然指揮不動楊樹莊,但楊樹莊的艦隊畢竟是駐紮在福建境內,與福建地方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在不觸動孫傳芳的根本利益的情況下,孫傳芳可以容忍楊樹莊聽從段祺瑞的命令,利用福建作些搔擾廣東的事情,可是如果這種搔擾達到引發閩粵之間爆發戰爭的程度,特別是在奉係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孫傳芳還願不願意呢?我想結論是肯定的,因此他必然會逼楊樹莊作出某種和緩姿態,比如放回永福艦和被虜人員,這也就達到我們的目的了。”
莊繼華在見蔣介石前就在懷疑蔣介石是不是已有應對方案了,否則蔣介石為何在兩天後才趕到汕頭,當初梅縣青軍會與孫文主義學會打架,蔣介石幾乎是在得知情況後立刻就趕回梅縣的。
果然,蔣介石聽完他的分析後,滿意的笑了,莊繼華的對策與他所想非常接近。看見蔣介石的笑容,莊繼華感到自己十有八九猜中了。他試探的說:
“這是學生的一點淺見,供校長參考。”
“你能想到這些,已經很出乎我的意料了,文革,你沒辜負我的期望,不過我還要考考你,怎麽樣對福建施加壓力?具體如何作?”莊繼華的表現出乎他的意料,在心裏他對莊繼華越來越滿意了。接到莊繼華的電報時,莊繼華隻提出了對事件的分析,沒有提供應對策略,他與周主任等人商議後才得出的應對之策,沒想到莊繼華提出的應對之策居然與他們的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