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民國投機者

第一節 奪軍(七)

廣東[***]高層的一致反對,使鮑羅廷也不能一意孤行,但鮑羅廷也不是輕易讓步的人,在廣東區委碰壁後,他轉而說服上海的[***]中央,他在給陳獨秀、彭述之的信裏明確表示希望[***]能讓步,可以接受不參加這一屆國民政斧的要求。

[***]中央在租界的一棟灰色小樓裏召開臨時會議討論鮑羅廷的建議,陳獨秀對參加政斧更是不以為然,他毫不在意的嘲諷道:“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時機還沒有到,這就急急忙忙的想當官了。”彭述之也讚同不參加:“仲甫說得對,政斧的事就讓國民黨去搞,我們用不著去當那個官,真當了官恐怕很快就會脫離群眾,變成官僚。”

生病剛好的張國燾感到有些不妥,這畢竟是鮑羅廷的一家之言,便委婉的說道:“仲甫同誌,我們是不是征求一下廣東區委的意見,他們到底是什麽意思?”

“什麽意思?還能有什麽意思,我看他們是在廣東過得太舒服了,廣東的工人運動發展始終不如人意,農民協會呢,除了彭湃在海陸豐搞了幾個,其他地方的農協還沒有建立。那麽好的條件,卻…,告訴他們踏踏實實的做點事情,不要老想著進政斧。”陳獨秀冷著臉說道。

“進不進政斧我都沒意見,我想談談五卅運動以來,我黨暴露的一些問題,”蔡和森說著又用力咳嗽兩聲。陳獨秀看他難受的樣子,關切的說:“和森同誌,你應該去醫院檢查一下,別太勞累了。”蔡和森擺擺手表示自己沒事。

“五卅運動以來,我黨組織在初期作了些工作,可是隨著運動的深入,我黨對運動的領導明顯不足,黨的幹部整天瞎忙,沒有抓住重點,現在我感到不是我們在領導運動,而是運動推著我們前進,這是我們工作的一大失誤。”

蔡和森的話十分尖銳,會議中一陣沉默,李立三感到有些委屈,他是上海總工會委員長,是黨派去領導五卅運動的。蔡和森這話無疑在指責他對運動領導不力。但蔡和森的批評他卻無法反駁,總工會提出的十七條被總商會修改為十三條,但這十三條遭到各工會代表的反對,認為讓步太大,而接受十三條的李立三更差點被轟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