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民國投機者

第二節 沙基(四)

“沙基事件雖然在廣東掀起了新的反英**,但英國政斧的反應卻令人憂慮,如果英國政斧真的決定派兵進攻廣州,廣東政斧的軍事實力還不足以對抗這種侵略,廣州會很快失守。並且進而導致廣東軍事力量的分裂,廣東政斧的失敗。如果坐視廣東政斧失敗會對我們正在中國的事業產生嚴重的影響,將使中國人不再相信我們,因此我們必須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必須增強廣州的軍事實力,更確切的說增強支持我們事業的軍方領導人的實力。目前可以絕對相信的軍事力量隻有蔣介石將軍率領的黨軍,其他軍隊都有變節的可能,因此我建議立即增強蔣介石將軍的實力,擴大他率領的軍隊的數量,使他統帥的軍隊達到五萬到十萬人,要達到這個數量,必須將五到十萬支步槍,兩百到三百挺機槍,一百到兩百門大炮,以及相應的彈藥盡快運抵廣州。另外還需要大約五百萬盧布的資金。考慮到英國一旦作出對廣東政斧開戰的決定就必然封鎖廣東各港口,因此這批物資必須盡快從海參威啟運……。”

鮑羅廷在沙基事件之後很快對事件的發展作出判斷,並立刻向莫斯科發出警報,廣州政斧有可能被英國推翻。

蔣介石接到莊繼華和蔣先雲在沙基反擊英國人的報告後,頓時呆若木雞,反應過來的他立刻命令各炮台進入戰時狀態,同時命令黨軍一團增援沙基。不過他的命令下晚了,車歪炮台已經自主開炮還擊了,但接到命令虎門、獵德、長州等炮台立刻轉入戰時狀態。

不過等莊繼華和蔣先雲回到司令部時,蔣介石的雷霆之怒立刻爆發,莊繼華和蔣先雲均被停職,他們的職務由賀衷寒和惠東升代替。蔣先雲沒有分辨,莊繼華卻替蔣先雲抱不平,認為命令是自己下的,蔣先雲隻是執行了自己的命令,因此事情與蔣先雲無關,要撤職就撤他的。蔣介石一聽莊繼華居然還在打抱不平,更生氣了,一怒之下把他們轟出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