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殺是政治鬥爭的重要手段,1914年6月28曰南斯拉夫青年普林西波在薩拉熱窩街頭的開了一槍,他決沒想到這會是導致數百萬人喪生的第一槍;1934年斯莫爾尼宮的槍聲,點燃了蘇聯大肅反的導火索。
……。
對關鍵人物的暗殺,往往促成曆史進入快速通道,向無人能夠掌控的方向快速前進,直到達成新的平衡。
暗殺是陰謀者罪惡的嗜血,暗殺也是熱血者狂熱的獻身;可無論是陰謀者還是熱血者,最終都沒有從暗殺中得到好處,這無疑是曆史的嘲笑。
1925年8月20曰在民國史中注定要成為一個重要的曰子,就在中央黨部門前,國民黨中常委、中央委員、農民部部長、工人部部長、軍事委員會委員、國民政斧財政部部長、黃埔軍校黨代表——廖仲愷遇刺,身中四彈,在送往醫院的途中身亡。參加行刺的四個刺客被當場擊傷捕獲一人。
蔣介石聽說廖仲愷遇刺後,大驚失色,他立刻命令何應欽率兩個團搶占觀音山,控製住廣州城的製高點,隨後又命令第一師黨代表周E來,率領三個團進入廣州城,然後又電令清新整編的莊繼華和蔣先雲,由莊繼華率領一團人馬進入廣州,歸他直接指揮。
布置妥當之後,蔣介石才走出衛戍司令部前往醫院探視廖仲愷,當他趕到醫院時,汪精衛和許崇智已經在那裏了,醫院裏警備森嚴,許崇智和蔣介石各帶一批人馬,把醫院圍得水泄不通。
“仲愷兄怎麽樣了?”蔣介石一見何香凝就急忙問道,何香凝痛苦的不能言聲,有人將蔣介石帶到廖仲愷的房間裏,蔣介石見廖仲愷雙眼微微張開,央求已經凝住,身上滿是血跡,顯然沒有希望了,蔣介石的眼淚頓時奪眶而出:“仲愷兄,此刻棄我而去,我將怎麽辦!”說罷嚎啕大哭。
這一年多來,蔣介石與廖仲愷在黃埔合作建校建軍,其中的艱難,隻有蔣介石心中非常清楚,當初建校之時,廖仲愷向他保證一定不讓他有後顧之憂,他說到做到,多少次,他忍辱含羞從楊希閔劉震寰手中討得些許經費,多少次變賣家中財務,將一筆筆經費交到蔣介石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