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末風暴

二五、夜禍(求收藏點擊推薦)

一席酒過,徐佛善解人意,將方才自己的猜測當成趣事說了出來。

徐佛原本以為俞國振是南京來的錦衣衛,不過出於謹慎,所以特意向與她素來相識的張溥詢問是否知道廬州有個俞國振,如果不是這樣,張溥也不會突然來相見了。

“佛兒千萬別小看俞賢弟,臥子你是知道的,生姓高傲,看不起多少人,可他談起俞賢弟時卻是極為佩服,俞賢弟在實學這一塊上,已經是當世數得著的人物,如果進了京城,徐學士見了一定會歡喜無比!”

“徐學士?”

“當朝禮部尚書,徐公諱光啟,也是臥子與我的恩師。”張溥肅然拱手。

徐光啟!

俞國振心中猛地跳了一下,他對於這段時間的曆史不算很熟悉,但方以智、張溥、陳子龍等人的名字還是知道,而這位徐光啟,那就更不用說了!

十七世紀便睜眼看世界,精通西學,翻譯了大量傳教士帶來的西學著作,擅於曆法,同時還撰寫了一部《農政全書》,懂得練兵,還會設計製造新式火器……

俞國振最佩服的,還是這位當代大學者研究學問的態度,他著作農書,自己在天津便親自耕種!

“原來是玄扈先生!”俞國振也肅然拱手:“我極為敬佩徐先生,隻恨沒有機緣能拜見他,聆聽他的教誨!”

“哈哈,國振賢弟也不必急,臥子與密之將你的一些說法觀點整理出來,準備托人帶到京師去,請恩師他老人家點評,反正我們幾個才疏學淺,是沒辦法與你切磋辨析的了。”

張溥對於實學也有興趣,但他更感興趣的還是政治,他屢人慷慨激昂,好為壯語,兩人談了一會兒,張溥就將話語引到了時政上。

“時局如此,國振賢弟可有良方?我看國振賢弟研究實學,顯然也是有入世之意的,不知可否教我?”

俞國振微笑著搖頭,他的政治主張,如果說給這個時候的張溥聽,那就是“大逆不道”,沒準立刻張溥就要和他翻臉,說他是禍國殃民的殲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