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國振對原本曆史上柳如是的命運是相當同情的,雖然這其實是個讀多了書讀傻讀癡掉了的女子,但實際上,她卻有著時人當中少有的一些特質。
但是,收容柳如是,甚至派人送了頗為不少的銀錢去吳江盛澤為她贖身,俞國振的目的既不是做慈善,也不是為了充實**,而是因為柳如是身上的某些特質。
她算是文藝女青年,但不是那種不可救藥的癡呆文婦,對於新事物接受能力相當快,最重要的是,她對這個民族,有著不遜於俞國振的深沉的愛。
所以在她原本的結局之中,明亡之時她勸說錢謙益與她一起自盡殉國,被阻攔之後又勸錢謙益暗中聯絡抗清,甚至為鄭成功傳遞消息。她並不畏死,故此錢謙益死後,她便立刻自盡,她隻是心不肯死。
在無數讀了聖賢書的讀書人,其中以相當一部分是以氣節自詡的東林黨人,紛紛跪下來為野豬皮唱征服的時候,這個青樓出身的一介弱女子,卻做出如此事跡!
因此,俞國振希望柳如是今後能給自己有所幫助,而她在最初的不理解之後,現在對於學習俞國振所傳授的實學知識,也已經非常積極。她還有一種奇怪的感染力,能夠帶動周圍的人與她一起好學,俞國振覺得,她至少可以在今後的女子學校中擔當校長一職。
而蔣佑中又與柳如是不同,這個少年,在原本的曆史中隻是籍籍無名,俞國振隻是為了讓他父親蔣權來,所以才連帶著收容了他。雖然他也展露出一定的工匠天賦,可最初俞國振對他並不是十分看中。
但經過小半年之後,俞國振的態度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他知道自己撿到了一個寶。
這小孩兒,就是後世那種讀理工科的寶,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仿佛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又或許是他自小與父親的工具打交道,這讓他在算學和基礎物理上的進步極快,一曰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