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這聲音傳入耳中,讓人心中發顫。
“弓弩,當心!”
俞國振立刻反應過來,對方挾有弓弩!
他毫不猶豫側身向一棵樹後躲閃,高不胖護著他,也閃到了樹後。
與此同時,石敬岩猱身翻滾,一枝箭矢貼著他肩膀飛了過去,他這次不敢再大意,雖然年過六旬,可他的動作卻象年輕人一樣敏捷矯健,幾個跳躍間,在聞香教徒中掀起一道血浪!
“好身手!”俞國振見到這一幕,忍不住在心中讚道。
他自己不是外行,前世曾經身為軍人,此世又跟著高不胖習了三年武,但看到石敬岩避箭突擊,就知道這是冷兵器時代最強的格鬥刀法,自己遠遠不如!
中華向來以博大胸懷,寬容天下之物,采取眾長以補己短。倭寇侵擾以來,天下武學大師發覺,中華刀術竟然在倭國被發揚光大,他們紛紛再去專研倭刀之術,形成了各自的刀法。
石敬岩便是其中之一,雖然他以槍法著名,可刀術也同樣不弱!
王好賢見他銳不可當,直接向著暗中藏著的弓手處突了過來,臉色微微一變:“射死他,無須擔心誤傷!”
十二位弓手同時舉臂,他們或為獵戶,或是軍餘,平時沒少練習弓箭。一個好的弓手,少說也得練習三年,而他們則在弓箭之上浸銀超過十年,都是王好賢為了舉事而準備的精銳。這弓一舉,石敬賢便知道不妙,他就是再強悍,也不可能在弓箭攢射下能脫身!
這個時候,他唯一後悔的是,來時沒有借上一副鎧甲,若是身著鎧甲,或許能救他一命!
“可惜功名未就,辜負了錢公的囑托……”
他為人豪邁仗義,受人滴水之恩,必湧泉以報,如今因為不得意正準備回常熟歸隱,之所以會這時出現,那是受了錢謙益的信劄所召。
方以智之父與錢謙益關係極好,方以智這次遊曆江南,也曾經拜訪過錢謙益,得知石敬岩這樣人物,因此當初在別院密議之時,方以智便向俞國振推薦石敬岩,並且親自書信一封,遣人送給錢謙益,其中語焉並不是很詳盡,隻是說若得成事,老大人或許可以此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