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末風暴

六七、大獲豐收

“一共是八萬六千兩!”

俞宜勤摸索著算出最後數據的那張紙,臉上的喜色怎麽也壓抑不住。

以俞家之力,想要不動聲色用種珠之術獲益,一年最多也就是進賬萬把兩銀子,而現在,則一下子就將八年的收入囊入懷中!

不過他還是咂了咂嘴,有些惋惜地道:“還是賣得低了啊……”

俞國振卻不覺得賣得低了,實際上,這個價錢,遠超過了他的預想,他本來以為,能賣個三萬兩就心滿意足,五萬兩到頂。

關鍵是他缺錢,雖然俞宜軒有個“襄安巡檢司”的牌子,可這牌子卻當不得飯吃,每天他養人的花銷,就是三十兩以上,一年下來要花掉一萬兩,還不包括其餘的支出。

少年家衛的戰鬥力,在一般人當中,甚至在流賊當中,都算得上精銳,可數量還是太少,才八十餘人,他需要在今後的一年中,將之擴充一倍,到兩百人左右。這也就意味著,他的支出還要翻倍地增加。

如果曆史不曾因為他的到來而出現大的偏差,俞國振記得,明年起流寇就開始搔擾皖境,後年甚至出現席卷皖境的狂潮,張獻忠幾乎將皖境精華一掃而空,無為、桐城,幾乎都給他屠戮一空,然後吃飽喝足搶肥受招安!

所以,留給他的時間並不多!

“這許多錢,當如何用好?”俞宜軒眼裏閃著光亮問道。

“先盤點一下年後以來我們的收獲。”俞國振定了定神:“浮山之戰,我們繳納了銀錢不多,共計三百四十一兩,但馬匹有十二匹,船有四艘,鳥銃四把,弓十二張……”

浮山伏擊,將王好賢用近十年時間積聚起來的聞香教骨幹,幾乎是一網打盡,除此之外,還繳獲了不少武器,其中馬匹和鳥銃是最讓俞國振高興的。南方少馬,因此護院少年是靠著家中的騾子、驢來練習騎術,其效果自然是聊勝於無,有了十二匹馬,再加上高不胖這馬販子出身的師範,俞國振相信,大半少年家衛能學會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