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黃顯聲騎著一匹高頭大馬,揮起馬刀手起刀落將一名鬼子軍曹砍翻在地,將馬刀狠狠的往前一引。
身後千餘騎兵們頓時紛紛策馬揮刀一湧而上。
這樣的戰鬥一旦被騎兵突擊成功,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僅僅不到半個小時,數百名進攻東門的曰軍步兵就被砍殺殆盡,僅有少數人借著夜色僥幸逃脫。
當鬼子的騎兵聞訊趕來時,戰鬥已然結束,黃顯聲將軍已經率所部騎兵自東門入城,守軍619團殘部也在城門臨時搶修除了一道防禦工事。
架起了機槍,曰軍騎兵突擊不成,又沒有了步兵,麵對已有準備的堅城束手無策。隻得退走。
城內,負責鎮守新民的第619團副團長李大軍已經帶著警衛迎了上來。
見是黃顯聲,李大軍詫異不已的驚問道:“黃將軍,您不是去關內了嗎?怎麽又回來了?”
“是,我是去了北平,唉,此事說來話長。”黃顯聲翻身下馬,與李大軍並肩而行道:“我一心希望到了北平能夠找到少帥請他速派援軍馳援沈陽,但是沒想到,少帥一意孤行,不但不願出兵相救,還因為榮參謀長之子要處罰張興漢。”
“榮子恒嗎?這樣的人仗著少帥寵信,平常在沈陽地界上作威作福,曰本人打來了不戰而逃,殺了也活該,他老子也不是啥好鳥,一個大煙鬼。”李大軍極其不屑的道。
“是啊,可是這麽簡單的道理,也不知少帥為何看不明白。”黃顯聲歎了口氣道:“少帥雖然甘心坐視東北淪喪敵手,坐視張興漢率軍孤軍奮戰,我卻做不到,因此我就連夜出關,以省警務處長的名義召集我遼省南半省各縣的公安隊伍,將分散在各縣的騎兵一千餘人集合了起來,聞曰軍張海鵬、於芷山叛變投敵,曰寇兵鋒又犯沈陽,便特率騎兵晝夜兼程趕來增援,不曾想卻遇到了曰寇圍攻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