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愛卿,破軍營立下如此大功,卿等以為朕該如何封賞他們啊?尤其是陳破軍,乃此次征遼第一功,朕一定要好好賞賜他一番。”楊廣回到禦座上之後,手撫長須,看著下麵的一眾大臣問道。此時他已沒了半分之前的煩燥,心裏滿是對東征高句麗的必勝信心。
裴世矩和裴蘊兩人皆乃裴氏門閥的領軍人物,兩人悄悄的對了一個眼神,心裏都有了主意。裴世矩出列道,“陛下,老臣以為,陳將軍不但勇貫三軍,而且更是懂的兵法韜略,此等美玉,當授與高職,常伴於陛下左右,護衛陛下。老臣覺得陳將軍此番不但大破敵軍萬人之陣,更是俘敵近兩萬,更奪下一座堅城。更無論還替我大軍壓得寶貴的二十多萬糧草,並諸多軍械用具,而且還將高句麗的一位統兵王爺也擒獲。老臣認為,此等潑天之功,當得一個金紫光祿大夫之職。”
裴世矩的話音一落,賬中數位大臣就搖了搖腦袋,特別是政壇不倒翁八十多歲的蘇威,心裏歎息了一聲。看來今天這個立下大功的陳破軍是遭人妒了。這金紫光祿大夫乃是正三品職位,從品級上來說,那是和十二衛四府各大將軍同級的品級。可其實知道的人都知道根本不是那麽一回事,就裏麵有著大大的貓膩。
大隋官製大多沿用北周製,有具體職事的官員稱為職事官,無具體職事的就叫散官。專門用來授與那些品德高尚,聲名著稱的文武官員,但是這些官職都是不管事的,也就是閑職。
在大業三年,皇帝更改了許多官製,將原來的16階官和11等勳官合並,合並後的散職也分為九品,最高的為從一品的光祿大夫,最低的是從九品的立信尉。而如今裴世矩所說的金紫光祿大夫就是排在第四位的正三品散官名,名頭好聽,但卻沒有半分實職。放到後世,就好比一位市委書記做的正爽的時候,突然給他升了一級,調到省裏做了省人大的副主任。一個是實權職務,一方大員。一個卻隻是一個養老院養老的閑職,從此就表示退居二線了。